[发明专利]一种吸波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3925.X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佰瑞兴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7/00 | 分类号: | H01Q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盛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0 | 代理人: | 赵雪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波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波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吸收剂;S2、配置吸波涂料,将预处理得到的吸收剂与粘结剂,共混搅拌,加入溶剂调节黏度,得到混合的吸波涂料;S3、抽料喷涂,将吸波涂料抽出并喷涂在离型膜上;S4、成型,得到吸波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吸波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湿法工艺,制备好的涂料直接喷涂成型即可,通过调节流量及连续喷涂次数来控制吸波片厚度,可连续生产卷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控制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波片,尤其涉及一种吸波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吸波片成型工艺是干法混炼,即经过开练密练再压延成型。传统配方吸收剂成分是铁氧体、羰基铁粉、铁硅铝等磁性粉体。干法工艺最大的弊端是混料不均匀,吸收剂得不到均匀混合,且此法工艺步骤多,制作0.1mm厚度以内的膜较困难,另制作较厚的吸波片时需要另用层压机或者平板硫化机二次加工,很难连续生产制作卷料。使用传统吸收剂,性能单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波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波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吸收剂;
S2、配置吸波涂料,将预处理得到的吸收剂与粘结剂,共混搅拌,加入溶剂调节黏度,得到混合的吸波涂料;
S3、抽料喷涂,将吸波涂料抽出并喷涂在离型膜上;
S4、成型,得到吸波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中,在铁硅铝或羰基铁粉和纳米炭粉中加入去离子水,机械搅拌1 h后加入纳米四氧化三铁,搅拌5 h,抽滤,用无水乙醇淋洗,放入真空干燥箱中60 ºC下烘干5 h,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即得吸收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中,按以下比例混合吸收剂:铁硅铝或羰基铁粉60-100份、纳米四氧化三铁5-25份、纳米炭粉2-15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中,采用蠕动泵抽吸波涂料,通过喷涂涂布头喷出吸波涂料附着在离型膜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附着有吸波涂料的离型膜采用张紧收卷的传动方式,先后穿过多个烘箱进行连续烘干,烘箱的温度为40℃至70℃,烘箱的温度按离型膜穿过的先后次序设置为依次升高再依次降低,即位于中间的烘箱的温度最高并向两边逐渐降低。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烘箱之间插入喷涂涂布头,以增加喷涂的厚度,如果喷涂的厚度没有达到要求,则进行连续喷涂,直到厚度达到要求再收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按以下比例混合吸波涂料:吸收剂60-90份、粘结剂10-40份、表面活性剂1-5份、流平剂1-5份、防沉剂1-5份、溶剂30-60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粘结剂包括聚氨酯或丙烯酸系树脂,溶剂包括丁酮、乙酸乙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吸波片,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吸收剂60-90份、粘结剂10-40份、表面活性剂1-5份、流平剂1-5份、防沉剂1-5份、溶剂30-60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收剂主要由以下组分组成:铁硅铝或羰基铁粉60-100份、纳米四氧化三铁5-25份、纳米炭粉2-15份;所述粘结剂包括聚氨酯或丙烯酸系树脂,所述溶剂包括丁酮、乙酸乙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采用湿法工艺,制备好的涂料直接喷涂成型即可,通过调节流量及连续喷涂次数来控制吸波片厚度,可连续生产卷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控制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吸波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佰瑞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佰瑞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39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