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BFT技术的煤矿安全信息移动验证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4731.1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汪磊;李敬兆;秦晓伟;张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bft 技术 煤矿安全 信息 移动 验证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BFT技术的煤矿安全信息移动验证终端,该终端设置有控制器、接收发送模块、定位模块、显示模块、随机数模块、签名模块。当接收发送模块收到安全信息后定位模块立即产生验证人此时的位置信息,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接收到的安全信息以及定位模块产生的位置信息,由验证人进行确认,当信息符合安全规范后进行签名,否则通过签名模块进行拒签。此时控制器通过随机数模块产生一个随机数将其和收到的安全信息、签名信息进行打包,根据产生的随机数来确定下一个信息验证终端,将打包的信息发送过去。终端采用了区块链底层的PBFT共识算法提高了煤矿安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时随机数发送方式也降低了安全信息瞒报的可能性,而且由于终端的便携性与低成本,也使得其在井下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底层PBFT共识算法的煤矿安全信息移动验证终端,是一种基于信息验证签名以及随机数确定传输的信息验证终端。
技术背景
煤矿井下安全信息包括设备运行参数、环境参数、井下人员信息等海量信息数据。目前安全信息的采集、记录与上传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和井下相关人员来完成,但由于检测人员的疏忽以及信息上传过程中缺少验证,导致信息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相关人员会进行隐瞒等一系列问题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这就需要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验证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可信赖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其自信任主要体现于分布于区块链中的用户无须信任交易的另一方,也无须信任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只需要信任区块链协议下的软件系统即可实现交易。这种自信任的前提是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即在一个互不信任的市场中,要想使各节点达成一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每个节点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都会自发、诚实地遵守协议中预先设定的规则,判断每一笔记录的真实性,最终将判断为真的记录记入区块链之中。换句话说,即使各井下安全信息验证人出于相关利益因素想瞒报某些安全信息,这些验证人也不可能合谋欺骗你,而当验证人们在网络中拥有公共信誉时,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煤矿安全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容易被隐瞒、漏传与错传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时共享安全信息,防止煤矿安全信息的漏传、错传,经济可靠的手持终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BFT技术,利用信息验证签名以及随机数确定传输方向的手持终端。所述终端由控制器,接收发送模块,定位模块,显示模块,签名模块和随机数模块组成。所述接收发送模块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传输的安全信息进行接收,同时对生成的安全信息进行发送。当接收到安全信息后所述定位模块立即产生当前的位置信息,验证人可通过显示模块看到接收到的信息以及定位模块产生的位置信息。验证人对安全信息进行验证,可根据是否符合安全规程进行验证签名。签名完成后,所述控制器控制随机数模块产生一个随机数以确定下一个验证终端,并对生成的安全信息、签名以及位置信息进行打包发送。验证人可以追溯前面所有的安全信息,但无法知道下一个验证终端,这样既保证了安全信息的实时共享,同时保证了信息的真实可靠,又有效杜绝了安全信息的错传和瞒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基于PBFT技术的煤矿安全信息验证手持终端可以实时共享煤矿安全信息,采取信息验证签名以及随机数确定传输方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杜绝安全信息的瞒报和错传,保证安全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降低了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发明的成本较低,不仅可以减少煤矿企业的设备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记录失误及瞒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结合了区块链技术,采用信息验证签名以及随机数确定传输方向的技术,保证了每次传输的安全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降低了安全信息的错传和瞒报;本发明还采用了物联网技术,使得系统成本更低,网络可靠性更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基于PBFT技术的煤矿安全信息验证手持终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4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