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高肺炎衣原体抗原/支原体抗原在免疫层析试剂中稳定性的包被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5060.0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7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赖晓宁;胡大银;张荣华;吕培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32;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张栋栋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高 肺炎 衣原体 抗原 支原体 免疫 层析 试剂 稳定性 包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生物试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肺炎衣原体抗原/支原体抗原在免疫层析试剂中稳定性的包被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包被液包括缓冲液,缓冲液中包含:用于将衣原体抗原或者支原体抗原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第一组份、稳定剂、抗氧化剂以及防腐剂。其中,第一组份有助于抗原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稳定剂能够提高支原体抗原和衣原体抗原的稳定性;抗氧化剂能够防止支原体抗原和衣原体抗原氧化;防腐剂能够对支原体抗原和衣原体抗原起到防腐的作用。该包被液中各个组份互相协同保护了抗原在免疫层析试剂中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试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肺炎衣原体抗原/支原体抗原在免疫层析试剂中稳定性的包被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均是常见的人类呼吸道致病菌,常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方法包括病原体分离培养法,直接抗原检测法,核酸扩增检测法、血清学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免疫层析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等。在这些检测方法中,由于血清学检测法易于获得样本,检测方便,从而成为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其中免疫层析快速诊断技术是血清学检测法的一个重要手段,该技术利用免疫学原理,通过样本中的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抗体与示踪物标记的二抗结合后在层析作用下,上述免疫复合物与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抗原特异性结合并聚集,显示出反应信号。由于该检测手段需要把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抗原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且于室温保存,因此此类试剂除了依赖于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抗原的纯度,抗原的稳定性也对检测试剂质量有很大影响,如果抗原的稳定性不好,那么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目前提高抗原稳定性的方案为广谱或其他抗原种类的抗原保护剂或稀释液,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等液相反应且试剂需要2-8度保存的检验方法。
免疫层析法需要把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抗原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并烘干、常温保存,对抗原的稳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的技术不能提供满足免疫层析平台对抗原稳定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肺炎衣原体抗原/支原体抗原在免疫层析试剂中稳定性的包被液及其制备方法,其旨在提高肺炎衣原体抗原/肺炎支原体抗原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提高肺炎衣原体抗原/支原体抗原在免疫层析试剂中稳定性的包被液,包括:缓冲液;缓冲液中包含:稳定剂、抗氧化剂、防腐剂以及用于将衣原体抗原或者支原体抗原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第一组份;第一组份包括醇类。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包被液中醇类的第一组份有助于抗原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稳定剂能够提高支原体抗原和衣原体抗原的稳定性;抗氧化剂能够防止支原体抗原和衣原体抗原氧化;防腐剂能够对支原体抗原和衣原体抗原起到防腐的作用。该包被液中各个组份互相协同保护了抗原在免疫层析试剂中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
上述的缓冲液的浓度为10~30mM,每100ml缓冲液中包含:
3ml~5ml第一组份;0.3g~1.5g稳定剂;0.5g~2.5g抗氧化剂以及0.02ml~0.04ml防腐剂;
或者,
上述的缓冲液的浓度为20mM,每100ml缓冲液中包含:
3ml~5ml第一组份;0.3g~1.5g稳定剂;1.5ml~3ml抗氧化剂以及0.02ml~0.04ml防腐剂。
在上述的配比范围内,包被液对于抗原的稳定性提高效果更好。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组份为甲醇或异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