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碳钢复合管浇注系统及其浇注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5296.4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0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岩;张家泉;郑震;兰鹏;王浩;李根;马晓威;史婉丽;董延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力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16 | 分类号: | B22D19/16;B22D27/04;B22D27/09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亚男 |
地址: | 266499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复合管 浇注 系统 及其 工艺 | ||
1.一种不锈钢/碳钢复合管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浇注区(1)、基层管(2)、用于驱动基层管(2)转动的旋转组件(3)、陶瓷模具(4)、盛钢桶(5)以及升降机构(6);
所述基层管(2)通过旋转组件(3)竖直设置在所述浇注区(1)内,所述陶瓷模具(4)位于所述基层管(2)内部且分别与所述基层管(2)内壁和底壁之间均具有浇注腔体(7),所述盛钢桶(5)位于所述基层管(2)内且与所述陶瓷模具(4)顶端之间具有浇钢通道(8),所述浇钢通道(8)与所述浇注腔体(7)相连通,所述升降机构(6)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盛钢桶(5)和陶瓷模具(4)相连接,通过所述升降机构(6)带动盛钢桶(5)和陶瓷模具(4)沿所述基层管(2)竖直升降;
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驱动件(9)以及连接在所述驱动件(9)上的升降定位轴(10),且所述升降定位轴(10)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盛钢桶(5)和陶瓷模具(4)相连接;
所述陶瓷模具(4)包括进口段(40)、位于所述进口段(40)下方的出口段(41)以及连接在所述进口段(40)与所述出口段(41)之间的过渡段(42);
所述进口段(40)的直径小于所述出口段(41)的直径,使得过渡段(42)呈锥度结构,且锥度为0.5%/m-3%/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碳钢复合管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盛钢桶(5)内设置有控温装置及控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碳钢复合管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管(2)的底端且与所述陶瓷模具(4)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冷却系统(12),通过所述冷却系统(12)对离开陶瓷模具(4)的复合层进行冷却。
4.一种不锈钢/碳钢复合管的浇注工艺,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浇注系统进行浇注,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①:对基层管(2)进行预热,并将预热后的基层管(2)吊运至浇注区的旋转组件(3)上安装固定;
步骤②:对陶瓷模具(4)进行预热,预热温度100-1500℃,并将陶瓷模具(4)降吊至基层管(2)内底部进行对中,使得所述陶瓷模具(4)与所述基层管(2)之间形成浇注腔体(7);
步骤③:对盛钢桶(5)内的浇注液进行加热,并控制浇注液温度在浇注液液相线上50-70℃;
步骤④:开启所述盛钢桶(5)的出钢口进行浇注,并且在浇注过程中通过升降机构将所述陶瓷模具(4)向上匀速运动,同时利用配置在所述陶瓷模具(4)底部的冷却系统(12)对浇注得到的复合层进行冷却,直至浇注完毕,得到复合管坯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锈钢/碳钢复合管的浇注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④中,冷却速度为10-100℃/s,冷却方式为空冷、水淬和油淬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碳钢复合管的浇注工艺,其特征在于,冷却系统对复合层的冷却速度不低于20℃/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锈钢/碳钢复合管的浇注工艺,其特征在于,陶瓷模具(4)沿基层管(2)内垂直方向做匀速运动的速度1-20m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力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力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2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