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防火隔热组装式防烟排烟风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563.8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特拉维斯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E04F17/02;E04B1/94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6 | 代理人: | 李正方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防火 隔热 组装 式防烟排烟 风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体化防火隔热组装式防烟排烟风管,属于通风管道技术领域。该一体化防火隔热组装式防烟排烟风管,包括镀锌钢板风管、角钢法兰、岩棉和防火板。该一体化防火隔热组装式防烟排烟风管的结构简单科学,组装方便;组装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无需多次登高作业安装,只需要一次登高安装就能完成;工厂流水线式组装运营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工厂一体化组装保证了整体风管质量与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体化防火隔热组装式防烟排烟风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通风管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对通风管道的防火要求越来越高。自2018年8月1日实施的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对防烟系统、排烟系统、补风系统的设计都要求使用具备耐火极限的防火风管。传统的通风管道自身结构复杂,制作安装通常需要三道工序来完成:第一道工序,先做好镀锌钢板风管,现场人工合管,然后施工人员登高作业完成好镀锌钢板风管吊装作业;第二道工序,施工人员需要在已吊装好的镀锌钢板风管上进行再次登高施工作业,外覆隔热材料,用保温钉固定作为隔热层,并且在每间隔一定距离用自攻螺丝固定在U型轻钢龙骨上;第三道工序,再把具备耐火极限的防火板按照风管尺寸大小先分割成小块,然后施工人员第三次登高作业,把已经分割好的防火板再一块一块外包覆在镀锌钢板风管的隔热层外面。传统的制作工艺存在以下缺点:1、传统的耐火隔热风管的制备过程分三个工序完成,每一个工序的完成都需要施工人员登高作业安装,登高作业给组装难度增加,而且至少需要两队不同的工种,一个风管加工吊装工种,一个保温隔热工种,不仅耗时耗力,还安装效率不高;2、施工人员多次登高作业安装带来人力成本大大增加很多;3、因现场多次登高作业安装与组装,难以保证整体风管质量与美观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体化防火隔热组装式防烟排烟风管,该一体化防火隔热组装式防烟排烟风管的结构简单科学,组装方便;组装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无需多次登高作业安装,只需要一次登高安装就能完成;工厂流水线式组装运营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工厂一体化组装保证了整体风管质量与美观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防火隔热组装式防烟排烟风管,包括镀锌钢板风管、角钢法兰、岩棉和防火板,所述镀锌钢板风管的两端固定有角钢法兰,所述角钢法兰上设有多个连接孔,相邻的镀锌钢板风管通过穿过连接孔的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镀锌钢板风管的外部至少设有两个轻钢龙骨,所述轻钢龙骨通过自攻螺丝钉固定在镀锌钢板风管上,所述岩棉卡紧在轻钢龙骨之间,所述防火板通过自攻螺丝钉固定在轻钢龙骨上,所述岩棉贴覆在镀锌钢板风管的外侧,所述防火板包覆在岩棉的外侧。
优选的同一镀锌钢板风管上相邻两个轻钢龙骨之间的距离为50-70厘米。
优选的所述岩棉的厚度为40-100毫米。
优选的所述岩棉能够被玻璃棉取代,所述轻钢龙骨可以用扁铁取代。
优选的所述轻钢龙骨的横截面呈“Z”形或“U”形。
优选的所述轻钢龙骨上设有压紧折板,所述压紧折板与竖直面呈15度夹角。
优选的相邻的镀锌钢板风管的最外侧面上能够使用同一块防火板。
所述一体化防火隔热组装式防烟排烟风管的制作方法,其步骤为:
(1)、将镀锌钢板合管完毕,形成镀锌钢板风管,将镀锌钢板风管的两端固定上角钢法兰;
(2)、用自攻螺丝将轻钢龙骨固定在镀锌钢板风管的外侧面四周,同一镀锌钢板风管(1)的外侧面上至少固定两个轻钢龙骨;
(3)、将岩棉紧贴着镀锌钢板风管的外侧面卡紧固定在轻钢龙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特拉维斯暖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特拉维斯暖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5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