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冶炼烟气制酸中脱硫氮气加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675.3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东;车贤;陈立军;田文金;林茂;俞道明;刘星;陈焕武;翟卫波;张宏宪;马昭文;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74 | 分类号: | C01B17/74;B01D53/0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3300 吉林省延边朝***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炼 烟气 制酸中 脱硫 氮气 加热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冶炼烟气制酸中脱硫氮气加热方法,涉及冶炼烟气制酸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原有转化系统中连接新增换热器,在不破坏原热力平衡系统的前提下,将转化系统中烟气余热进行利用,使其对脱硫工序中的氮气进行加热至工艺要求温度,替代脱硫电加热方式,从而节约大量电费,并且原有转化工序管道中烟气余热减少,会使在日常工作中超负荷工作的锅炉系统减少负荷,延长使用寿命;当系统不用或检修时,可通过控制电动阀将该新增换热器系统完全隔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烟气制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冶炼烟气制酸中脱硫氮气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企业利用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中,多数需经净化工序、干燥工序、转化工序及脱硫工序;冶炼烟气制酸转化工序过程中需要换热器与转换器的配合使用,如图1所示,烟气最终将进入锅炉系统,但因多数情况下不能对烟气温度精准掌握,常常使锅炉系统处于超负荷运行,对锅炉系统使用寿命极为不利。
现冶炼企业中脱硫工序工艺多为活性焦脱硫,脱硫中主要吸附介质为活性炭,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容易蓄热导致自燃,因此通入氮气保护,相当于隔绝活性炭和氧气接触,从而避免其自燃。根据工艺需求需将氮气升温至500℃,而现各冶炼企业加热方式为电加热,如图3所示,每年用于给氮气加热的电费多达数百万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为利用转化工序产生的余热对脱硫氮气进行升温,替代脱硫电加热方式,从而节约电费;同时还可以降低锅炉负荷,延长锅炉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冶炼烟气制酸中脱硫氮气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净化工序
利用熔炼和吹炼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浓度在11%以上的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经过除尘后的烟气,依次通过一级高效洗涤器--气体冷却塔--二级高效洗涤器--一级电除雾--二级电除雾进入干燥塔;
步骤二:转化工序
经干燥的气体进入二氧化硫鼓风机,送入转化工序,所述转化工序包括:烟气经二氧化硫鼓风机送入第三换热器升温,后进入第一换热器继续升温,烟气经第一换热器升温后进入转换器一层升温,所述转换器一层出口管道分别与新增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连接,且新增换热器出口管道与第一换热器出口管道连接,所述烟气经转换器一层升温后一部分进入新增换热器,所述烟气进入新增换热器后与氮气换热,后经出口管道至第一换热器另一出口管道;所述烟气经转换器一层升温后另一部分进入第一换热器进行换热,而后与所述进入新增换热器的烟气于第一换热器出口管道合并后进入转换器二层,与转换器二层换热后依次进入第二换热器、转换器三层以及第三换热器换热,经第三换热器另一出口管道后进入锅炉;
步骤三:脱硫工序
烟气经所述锅炉出口进入脱硫工序,所述脱硫工序为:待脱硫烟气进入再生塔,进行活性焦脱硫,氮气作为保护气体通入所述烟气中;所述再生塔出口管道经高温换热风机与新增换热器进口管道连接,所述新增换热器出口管道与所述再生塔进口管道连接;氮气从再生塔出口管道经高温换热风机进入新增换热器进行换热升温后从新增换热器出口管道进入再生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第三换热器的进口管道与出口管道间连接且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电动阀;
所述步骤二中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管道与出口管道间连接且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二电动阀;
所述步骤二中转换器一层出口管道与新增换热器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三电动阀;
所述步骤二中转换器一层出口管道上远离新增换热器连接处且靠近第一换热器进口管道处设有第四电动阀;
所述步骤二中新增换热器出口管道与第一换热器出口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五电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紫金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紫金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风设备
- 下一篇:盾构隧道安全下穿市政桥梁桩基托换系统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