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的气化炉水冷壁冷却和烧嘴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5859.X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8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袁金刚;黄萍;郑帅;毛炜;孙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迈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50 | 分类号: | C10J3/50;C10J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由元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气化 水冷 冷却 冷却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的气化炉水冷壁冷却和烧嘴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将气化炉水冷壁冷却水系统和烧嘴冷却水系统合并成一个系统,两个系统合并后,简化了系统配置,降低了装置的一次投资,简化了操作;一种节能的气化炉水冷壁冷却和烧嘴冷却系统,包括:压力稳定系统、冷却水循环送系统、低压蒸汽发生系统、高压氧气加热系统和气化炉保护气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的气化炉水冷壁冷却和烧嘴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是一种洁净、高效煤气化先进技术,气化炉气化室一般操作温度为1300~1700℃,为了保护气化炉炉壁免受高温的影响,一般采用水冷壁结构。与气化炉配套的燃烧器,为了避免高温烧蚀,一般采用水夹套结构。
以往,水冷壁冷却系统和烧嘴冷却水系统为独立的两个系统,不仅投资加大,且操作复杂。气化炉水冷壁管道内通入的是中压饱和的锅炉水,饱和水经过水冷壁吸热后,产生中压饱和蒸汽,为了保证盘管安全和换热效果,需要较高的循环倍率,导致中压锅炉水泵功率较高,且该泵为一级负荷泵,造成EPS负荷较大,烧嘴冷却水经过烧嘴吸热后,然后通过换热器把热量移走。
CN209144087U公开了一种气化炉,该气化炉包括:外壳、内壳、燃烧器、渣口通道、调节水环和激冷装置,所述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内壳包括上内壳和下内壳,所述上内壳内形成气化室,所述下内壳内形成热回收室,所述上内壳和下内壳分别设在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内;所述燃烧器设在上外壳进口,并穿过上内壳进口与所述气化室相通;所述渣口通道设在上内壳出口和下内壳进口之间,所述渣口通道的顶部与上内壳出口连接,所述渣口通道的底部与下内壳进口之间形成环隙;所述调节水环置于所述环隙内;所述激冷装置设置在下内壳出口的下方,但这种激冷装置与换热装置的配合会影响换热效果。
因此,有针对性的对煤化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节能的气化炉水冷壁冷却和烧嘴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的气化炉水冷壁冷却和烧嘴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将气化炉水冷壁冷却水系统和烧嘴冷却水系统合并成一个系统,两个系统合并后,简化了系统配置,降低了装置的一次投资,简化了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法是提供一种节能的气化炉水冷壁冷却和烧嘴冷却系统,包括:压力稳定系统、冷却水循环送系统、低压蒸汽发生系统、高压氧气加热系统和气化炉保护气加热系统;
所述压力稳定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气体加压管线、加压调节阀、减压调节阀、气体减压管线,所述加压调节阀和减压调节阀中间的管线与所述冷却水缓冲罐连接;
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水进入管线、冷却水外排管线、冷却水泵、第一冷却水调节阀、第二冷却水调节阀、冷却水回流管路,所述低压蒸汽发生系统、所述冷却水进入管线、冷却水泵依次连接,所述冷却水进入管线与所述冷却水泵连接的管线与所述冷却水外排管线连接,所述冷却水泵与气化炉和烧嘴分别通过带有第一冷却水调节阀的管线和带有第二冷却水调节阀的管线连接,从所述烧嘴和所述气化炉流出的冷却水分别通过第一冷却水管线、第二冷却水管线交汇后,所述第一冷却水管线、第二冷却水管线的交汇点分别与所述高压氧气加热系统、气化炉保护气加热系统和冷却水回流管路连接,所述高压氧气加热系统、气化炉保护气加热系统和冷却水回流管路与所述冷却水缓冲罐连接。
进一步,所述低压蒸汽发生系统包括低压蒸汽管线、低压蒸汽发生器、低压锅炉水管线,所述冷却水缓冲罐、所述低压蒸汽发生器和所述冷却水进入管线依次连接,所述低压蒸汽发生器分别与所述低压蒸汽管线、低压锅炉水管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氧气加热系统包括:第一氧气管线、氧气预热器、第二氧气管线、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一冷却水循环管线,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和所述氧气预热器沿所述第一冷却水循环管线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氧气管线和所述第二氧气管线分别与所述氧气预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氧气管线靠近所述烧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迈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迈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58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