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细线覆层剥离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6119.8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棠;陈建强;张颖敏;陈永彬;邓智敏;江锦东;吴佳毅;王国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43/00 | 分类号: | B32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细线 覆层 剥离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细线覆层剥离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待加工的柔性细线通过穿引装置固定在夹持机构上;步骤2,加热机构靠近柔性细线,加热其覆层表面温度并使之软化;步骤3,运动机构控制剥离机构在所需长度区间往返移动,完成柔性细线覆层指定长度剥离动作。本方法通过对长径比大、直径十分细小且为微米级的、容易发生弯曲变形、柔软性和形状适应性很好的柔性细线材料设计能完全替代人工操作的全自动覆层剥离工艺流程,使该领域能实现兼容性强、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柔性细线覆层剥离方法和系统,属于工业生产中对柔性细线加工制造生产领域中的一种全新技术。
背景技术
柔性细线是指具有长径比很大、表面光滑成长丝状的、直径十分细小且为微米级的、容易发生弯曲变形、柔软性和形状适应性很好的物质形态的材料,包括有机纤维(天然纤维、合成纤维)、金属纤维、无机纤维(石棉、玻璃纤维)等材料。工业应用上,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经过组合后可以制成纤维纸、各种纺织品直接用做绝缘材料、电绝缘材料、耐高温绝缘材料;无机纤维中的玻璃纤维,例如日常使用的光纤,经过各种工序加工组合后,成为当前通信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柔性细线结构上通常在芯线外覆盖一层包层材料,以满足电绝缘、光全反射和化学、力学性防护等要求。而在应用柔性细线制造某些元器件时依据性能或工序的特殊需要,往往需要对覆层材料进行剥离处理。由于这类柔性细线剥离覆层时容易破损、断裂,目前相关行业基本依靠人工使用专用工具借助放大镜进行剥离操作。这些精细操作对工人素质要求高,效率低、不良品率高,成为制约产能提升的严重瓶颈。因此,相关行业急需全自动柔性细线覆层剥离的技术和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以柔性细线的覆层剥离工序为研究切入点,提出了一种柔性细线覆层剥离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证被加工对象不受破损条件下能自动地、平稳地、高效地实现柔性细线这类材料的覆层剥离的共性解决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细线覆层剥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加工的柔性细线通过穿引装置固定在夹持机构上;
加热机构靠近柔性细线,加热其覆层表面温度并使之软化;
运动机构控制剥离机构在所需长度区间往返移动,完成柔性细线覆层指定长度剥离动作。
优选地,在覆层剥离后还包括将剥离段柔性细线表层清洁。
优选地,还包括性能检测步骤:
通过步骤1夹持固定柔性细线后,检测柔性细线特征数据1;
通过步骤3完成覆层剥离工序后,检测柔性细线特征数据2;
计算特征数据1和特征数据2的差值,检查覆层剥离工序工作效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细线覆层剥离系统,包括:穿引模块、夹持模块、加热模块、剥离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其中,
夹持模块,用于固定柔性细线位置;
穿引模块,用于自动地将柔性细线穿入并带出夹持模块;
加热模块,用于控制柔性细线覆层温度的升降,从而控制细线覆层软硬度;
剥离模块,用于精准剥离柔性细线覆层长度;
运动控制模块,用于辅助加热模块、剥离模块在柔性细线覆层的移动;并连接所述穿引模块、夹持模块、加热模块、剥离模块,用于控制以上模块之间的动作工序相互配合。
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元件、加热块、PID控制装置,所述加热元件作用于加热块中,当加热块提升到一定温度,柔性细线温度升高,覆层材料软化。
所述剥离机构包括剥离夹具结构、剥离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61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