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h血型DEL型RHD1073T>A等位基因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046597.9 申请日: 2020-01-16
公开(公告)号: CN111197091A 公开(公告)日: 2020-05-26
发明(设计)人: 王学东;邵超鹏;王保龙;王玥苹;周道平;姬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安徽省职业病防治院)
主分类号: C12Q1/6888 分类号: C12Q1/6888;C12N15/11
代理公司: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代理人: 朱亮淞
地址: 2300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rh 血型 del rhd1073t 等位基因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Rh血型DEL型RHD1073TA等位基因及其应用,野生型RHD基因如SEQ ID NO:1所示,突变型RHD基因如SEQ ID NO:2所示;一种用于检测其突变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该特异性引物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下游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用于检测RHD1073TA等位基因。本发明所述的一种Rh血型DEL型RHD1073TA等位基因及其应用,可以高灵敏且高精度检测掺杂于基因库中突变基因的有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h血型DEL型RHD1073TA等位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Rh血型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为复杂、最具多态性的系统,也是引起临床输血反应和严重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红细胞血型。目前已发现50多种Rh血型抗原,其中 RhD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是由RHD基因编码产生,是血型研究的重点。临床上根据红细胞膜表面是否检测到D抗原,将Rh血型抗原分为RhD阳性和RhD阴性两大类。

1984年日本学者Okubo等对经直接凝集试验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的RhD阴性样本通过吸收放散试验进一步检测,发现一部分个体红细胞表面仍可检测到D 抗原的存在,称之为D放散型(DEL型)。它属于弱D型的一种,抗原性极弱。与白种人相比,DEL型在中国RhD阴性人群中比率甚高。根据相关研究,DEL型在我国通过常规血清学鉴定的RhD阴性人群中所占比率约为26%,中国台湾地区的比率是32.6%,而DEL型在欧洲白色人种中罕见。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因存在遗传背景的差异,DEL血型D 抗原的基因型也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有关DEL血型RHD基因的研究成为红细胞血型研究的热点。陆续发现DEL血型RHD基因中有新的等位基因存在,并具有明显的遗传特性。

目前,DEL血型D抗原的常规检测方法是采用血清学盐水法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吸收放散试验进行鉴定。该方法不仅操作繁琐、结果也存在不稳定性。此外,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些个体的红细胞在血清学定型时结果难以判断;慢性长期输血患者血清学结果有时呈现“混合视野”的现象;当无法获得样本的红细胞或红细胞样本不足时,像胎儿血型鉴定、法医鉴定遗留物等,血清学检测也不能获得正确结果。

用免疫血清学的方法对DEL血型的检测有赖于使用的抗-D抗体的特异性和操作方法,可靠性性较低,而且由于步骤繁琐而不适合临床大规模应用,可靠的方法是应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检出DEL血型。此时通过检测DNA确定DEL血型D抗原基因型,不仅在弥补血清学技术的不足上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意义,而且还具有广泛的科研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Rh血型DEL型RHD1073TA突变基因及其检测引物,可以高灵敏且高精度检测掺杂于基因库中突变基因的有无。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Rh血型DEL型RHD1073TA突变基因,野生型RHD基因如SEQ ID NO:1所示,突变型RHD基因如SEQ ID NO:2所示;与野生型RHD基因相比,突变型RHD基因在基因序列的第158位由碱基T突变为碱基A。

一种用于检测Rh血型DEL型RHD1073TA突变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该特异性引物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下游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用于检测RHD1073TA等位基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一种RHD-S68R突变体及其检测,提供了一种突变型的RHD1073TA基因,可以高灵敏且高精度检测掺杂于基因库中突变基因的有无;由于不同民族间存在RHD基因的差异,根据中国人的RHD基因分子背景,专门针对在中国人中新发现的RHD1073TA等位基因。本发明不仅在弥补血清学技术的不足上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意义,而且还具有广泛的科研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安徽省职业病防治院),未经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安徽省职业病防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65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