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客信息系统与动态屏保及动态地图相结合的显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6621.9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贲华;路林;王银茂;王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G06F3/0488;G06F9/4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郑裕涵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信息系统 动态 屏保 地图 相结合 显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信息系统与动态屏保及动态地图相结合的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屏上设计一动态屏保,并将动态屏保与列车乘客信息系统相结合,列车乘客信息系统在动态屏保上显示信息时还包括以下子步骤:在列车停靠时,有机发光二极管屏进入动态屏保,于动态屏保上显示列车报站信息,且列车报站信息的文字使用动态显示于动态屏保上,在列车报站信息显示完成后,于动态屏保上显示一个运行的列车动画,用以显示列车的每节车厢内的乘客信息及当前车厢位置;在列车行驶时,于动态屏保上显示一个列车运行方向的线路动态地图,用以显示列车线路信息。本发明既可以降低屏幕的功耗又可以充分展示透明显示屏的透明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乘客信息系统与动态屏保及动态地图相结合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高铁及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无论高铁车窗还是汽车车窗玻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车窗只是起到一块安全玻璃以及供乘客欣赏窗外景色的作用,而随着乘客对乘车体验及附加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故现有技术的车窗已经在传统车窗的基础上逐步集成了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和大尺寸的触摸屏,为乘客信息系统(PIS)信息在透明屏上显示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PIS信息在透明OLED显示屏上显示时,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显示方案为固定的显示模式,但是由于OLED自发光的显示原理,在固定的显示模式下,其所显示的信息或者界面是非常容易产生残影的,从而降低透明OLED显示屏的使用寿命,所以现有技术的显示方案显然不适合应用在透明OLED显示屏上。
因此,急需一种乘客信息系统(PIS)与动态屏保及动态地图相结合的显示方法,以防止透明OLED显示屏产生残影的问题,提高透明OLED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乘客信息系统与动态屏保及动态地图相结合的显示方法。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乘客信息系统与动态屏保及动态地图相结合的显示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屏上设计一动态屏保,并将动态屏保与列车乘客信息系统相结合,列车乘客信息系统在动态屏保上显示信息时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在列车停靠时,有机发光二极管屏进入动态屏保,于动态屏保上显示列车报站信息,且列车报站信息的文字使用动态显示于动态屏保上,在列车报站信息显示完成后,于动态屏保上显示一个运行的列车动画,用以显示列车的每节车厢内的乘客信息及当前车厢位置;
在列车行驶时,于动态屏保上显示一个列车运行方向的线路动态地图,用以显示列车线路信息,线路动态地图中每个站台之间按照实际的列车运行线路使用箭头连接,用以显示列车行进方向信息,线路动态地图中每个站台附近配以显示站点信息的文字说明,用以显示站台信息;
在列车前方快到站时,于动态屏保上用动态的文字来显示列车前方到站信息,且列车前方到站信息中的站点名字采用闪烁提醒,再在列车前方到站信息下方显示本节列车是位置及开门信息,在开门信息显示完成后,将列车前方到站信息及开门信息的文字缩小,在其下方显示动态地图,当列车乘客信息系统语音开始播放前方站台可到达的景点时,于动态地图中依次标记出对应景点位置;以及
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屏上设计一主界面,主界面用以播放视频,在主界面播放视频且列车乘客信息系统需要播放信息时,则暂停视频,进入到动态屏保,列车乘客信息系统在动态屏保上显示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动态屏保的背景为黑色,列车报站信息的文字为白色或纯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6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