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链下止及使用该下止的快脱拉链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6660.9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邱润生;刘拥华;周兴旺;张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9/36 | 分类号: | A44B19/36;A44B19/3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林丽英 |
地址: | 36224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链 使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拉链下止及使用该下止的快脱拉链,下止具有对应拉链咬合中位的中位参考线,下止包括左止件和右止件;左止件前后设置有插槽和左拼合部,右止件前后设置有插销和右拼合部;插销的内侧轨迹呈外凸的弧线,右止件通过插销能够活动地斜插入插槽并且往左旋转至与左止件拼合,在拼合状态下,插销的弧线越至中位参考线的左侧;右拼合部的内侧形成有内凹区,左拼合部的内侧形成有外凸区,内凹区与外凸区相匹配拼合,在拼合状态下,外凸区对应的轨迹线越至中位参考线的右侧,外凸区的后端处形成有导向斜面。本案快脱拉链达到兼顾快速拼脱合及扣合强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拉链下止及使用该下止的快脱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设计中,在拉链的两末端通常设有拉链上止组件和拉链下止组件。拉链下止组件安装在拉头起点位置的两链带的端部,用于拉头起步前将分离的两链带底端扣合一起,以便于拉头动作将两链带闭合。目前传统拉链下止组件包括有插销和插座,拉头和插座设在同一链带上。拉链拼合时,拉头与插座紧挨设置,将插销从上往下先贯穿过拉头,再直至伸入插座并插到底,之后往上拉持拉头,完成合链动作。拉链开链时,动作相反,先将拉头往下拉至紧挨插座位置,之后,手动将插销从下往上提,使插销依次从插座、拉头内拔出,完成开链脱离动作。
现有所述拉链的拉合与脱离操作,操作手势上不够流畅,影响操作速度,特别是脱离动作中,需要手动反向(相对拉头开链方向)操作,不能满足实践中对拉链快速拉合与脱离功能的要求。再有,下止快脱功能与扣合强度二者间存在一定冲突,目前关于下止设计中,在实现快脱的基础上,通常扣合强度上存在不足缺陷,由此影响下止的扣合基础功能,最终影响其实际可应用性。
鉴于此,本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拉链下止及使用该下止的快脱拉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下止及使用该下止的快脱拉链,达到兼顾快速拼脱合及扣合强度的目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拉链下止,下止具有对应拉链咬合中位的中位参考线,下止包括左止件和右止件;左止件前后设置有插槽和左拼合部,右止件前后设置有插销和右拼合部;插销的内侧轨迹呈外凸的弧线,右止件通过插销能够活动地斜插入插槽并且往左旋转至与左止件拼合,在拼合状态下,插销的弧线越至中位参考线的左侧;右拼合部的内侧形成有内凹区,左拼合部的内侧形成有外凸区,内凹区与外凸区相匹配拼合,在拼合状态下,外凸区对应的轨迹线越至中位参考线的右侧,外凸区的后端处形成有导向斜面。
所述插销包括插接部和销头部,插接部与销头部的前端外侧处形成有内凹的台阶槽;插槽包括相连通的插接槽和销头槽,插接槽的内侧和后侧呈开口状,插接槽的前侧及销头槽的内侧间形成有限位台阶,该限位台阶的对应插接槽前侧的所在面为倾转斜面。
所述右拼合部的后端形成有开链接触部,在拼合状态下,该开链接触部相对左拼合部为往后凸出设置,该开链接触部的内侧面为开链接触面。
所述开链接触面与内凹区间通过右开链过渡面前后过渡连接,外凸区的后端对应延伸形成有左开链过渡面。
所述外凸区具有往内侧延伸凸出的二侧壁,该二侧壁间构成有供内凹区伸入拼合的拼合槽。
所述右止件厚度方向上的两面为里面和外面,该里面和外面从销头部至插接部呈平滑内缩厚设置;所述插槽的槽厚度大于拼合槽的槽厚度。
所述销头部的里面和外面沿外侧沿边往插接部和右拼合部等厚延伸,构成有凸出的补强部。
所述插槽的内侧开口的内口沿设计呈喇叭口造型。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脱拉链,包括左右二链带和拉头,还包括所述的一种拉链下止,左止件和右止件分别设在左右二链带上,拉头安装在左链带上,拉头的侧边设有可供右拼合部出入的右侧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66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