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磷尾矿的土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6814.4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9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赫然;陈天虎;汝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赫然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C1/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尾矿 土壤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磷尾矿的土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该修复材料是将磷尾矿砂高温热活化、碳酸化后获得,其所含成分具有钝化土壤重金属的作用,可直接用于重金属Pb和/或Cd污染的土壤。本发明的材料和方法具有原料来源广、材料制备成本低、土壤修复效果好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背景技术
我国磷矿资源以中低品位磷矿为主,占我国磷矿总储量的91%。为制备磷酸、高浓度磷复合肥,开采出的磷矿须经选矿富集才能达到其要求,但磷矿选矿会产生大量的磷尾矿,通常每100万吨磷矿入选会产生30~40万吨磷尾矿。磷尾矿长期堆放在尾矿库,这不仅浪费资源,也对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针对磷尾矿的综合利用,已有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的研究,如:通过对瓮福磷尾矿进行热分解研究,确定了分离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工艺条件;采用正反浮选工艺对磷尾矿进行了磷和镁的回收;利用磷尾矿制取了氢氧化镁;利用磷尾矿生产含磷生物肥料。但是上述磷尾矿的回收利用方法普遍存在周期过长、工艺复杂、利用率低的问题。因此,开发新的磷尾矿资源化利用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重金属可以通过生物富集和放大作用污染农产品,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农田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土壤重金属的治理主要通过物理、化学、生物、联合修复等手段,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从而削减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达到治理和修复土壤污染的目的。土壤重金属钝化技术是通过向土壤施用钝化剂来降低受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降低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满足人体健康的质量要求。土壤重金属钝化技术是未来土壤修复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因而钝化剂的开发是当前技术的热点。但是现有的土壤重金属钝化剂无论是有机或是无机类型,都存在效率不高、持久性不足、生产成本高、无法大面推广应用的难题。广开钝化剂原料来源,开发廉价土壤重金属钝化剂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磷尾矿的土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以期可以为磷尾矿的回收利用提供一种有前景的途径,同时也为土壤修复提供一种廉价材料。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基于磷尾矿的土壤修复材料,其特点在于:所述土壤修复材料是将磷尾矿砂高温热活化后,再经碳酸化,从而获得。
进一步地,所述磷尾矿砂的矿物组成满足:磷灰石≥8%、碳酸盐矿物≥30%、石英≤40%、其他矿物和杂质≤10%。
进一步地,所述碳酸盐矿物为白云石和/或方解石。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热活化的温度为800-1000℃。800-1000℃高温热活化可使碳酸盐矿物完全分解(白云石完全分解为方钙石(CaO)、方镁石(MgO);方解石完全分解为方钙石)。所述高温热活化的具体时间视所选用的煅烧炉设备类型而定,需保证碳酸盐矿物的完全分解,如:选用马弗炉时,煅烧时间需要0.5-1h;选用沸腾炉时,煅烧时间只需5-10s。
进一步地,所述碳酸化是将高温热活化后的产物喷水呈潮湿状后,再在饱和湿度、常温条件下堆存3~5天,利用空气或废气中的CO2进行碳酸化。碳酸化可以使材料表面包覆一层CaCO3外壳,从而消除游离CaO、Ca(OH)2及其环境和生物危害,使土壤修复剂在施用时对人体和作物更安全。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的磷尾矿砂投入到煅烧炉中,于800-1000℃煅烧活化,使其中的碳酸盐矿物完全分解;
(2)向活化后产物喷水至呈潮湿状后,再在饱和湿度、常温条件下堆存3-5天,利用空气或废气中的CO2进行碳酸化,即获得土壤修复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赫然,未经陈赫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6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