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进气道内壁面电磁隐身套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7064.2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苏纬仪;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33/02 | 分类号: | B64D33/02;C09D5/30;C09D5/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吴旭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气道 内壁 电磁 隐身 套筒 结构 | ||
1.一种进气道内壁面电磁隐身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结构设置于进气道内部,沿径向向外依次设置有透波材料内壁面(3)和进气道主体结构(1);所述透波材料内壁面(3)和进气道主体结构(1)之间留有空隙,空隙内部设有若干加强筋支撑部件(4),分别固定于透波材料内壁面(3)和进气道主体结构(1)上,用于保证套筒结构强度;所述加强筋支撑部件(4)为棱柱状,截面为拉长型六边形,保证对雷达波多方位散射,有利于吸波填充材料层(2)对雷达波的吸收;所述加强筋支撑部件(4)以阵列方式均匀布置于透波材料内壁面(3)和进气道主体结构(1)之间;所述空隙内部其他位置填充有吸波填充材料层(2);所述吸波填充材料层(2)包括吸波涂层和PMI泡沫层;所述吸波涂层分别涂刷于进气道主体结构(1)内壁面和加强筋支撑部件(4)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道内壁面电磁隐身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涂层和PMI泡沫层厚度由雷达波频率决定,根据雷达波频率不同可以进行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道内壁面电磁隐身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波材料内壁面(3)为石英纤维复合材料,用于保证进气道内部雷达散射波穿透,并且防止隐身涂层脱落进入进气道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道内壁面电磁隐身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结构匹配安装于进气道内部,根据进气道形状不同,可以调整套筒结构整体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70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