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上颌磨牙的人工牙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7521.8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0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杰;蒋欣泉;孙宁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5/70 | 分类号: | A61C5/7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朱成之;周荣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上颌 磨牙 人工 牙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上颌磨牙的人工牙冠,该牙冠包含联冠修复体,所述联冠修复体的龈端设有排溢道,所述的排溢道用于对所述联冠修复体的龈端的清洁;使用状态下,所述的排溢道与牙龈之间形成两端均与口腔连通的通道。所述的排溢道优选为近远中向;使用状态下,排溢道位于腭侧牙根与近远颊根之间,并且排溢道的近端和远端均偏向腭侧。本发明的用于上颌磨牙的人工牙冠通过在龈端设计排溢道,有利于牙齿自洁,可去除隐匿的菌斑及牙石,控制牙周炎,预防根面龋,提高了上颌磨牙分根术后联冠修复的远期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上颌磨牙的人工牙冠。
背景技术
下颌磨牙分根术用于治疗Ⅲ度或Ⅳ度根分叉病变、折裂牙,是将下颌磨牙牙冠及牙根沿颊舌沟进行颊舌向分割,形成两个独立的牙根。待刮净根分叉区牙石、肉芽组织,或行根管治疗术后,再对两个“单根牙”进行桩核、联冠修复,均匀分配咀嚼力,充分调动牙周组织潜力。分根术暴露了病变组织,便于彻底去除病原刺激物、消除牙周袋,促进健康牙周组织附着,不仅避免了牙根拔除后废用性牙槽骨萎缩,还保留了根部牙周膜的感觉作用,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分根术多用于下颌磨牙,而上颌磨牙行分根术远期效果不佳,临床使用较少,原因是上颌磨牙有三个牙根,成三角形排列,牙根之间距离较小,行分根术后,修复体龈端易积塞食物残渣,加剧菌斑附着、牙石形成,该区域自洁作用差,且间隙过小,难于清洁维护,最终导致根面龋、牙周袋加深、甚至冠脱落等。
上颌磨牙半切术是切除颊侧牙根,仅保留腭侧牙根,其与牙长轴存在角度,使咬合力转变为侧向力,单根负担加重,远期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上颌磨牙的人工牙冠,以解决上颌磨牙分根术后联冠修复体因龈端不易清洁,远期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上颌磨牙的人工牙冠,该牙冠包含联冠修复体,所述联冠修复体的龈端设有排溢道,所述的排溢道用于对所述联冠修复体的龈端的清洁;使用状态下,所述的排溢道与牙龈之间形成两端均与口腔连通的通道。
较佳地,所述的排溢道为近远中向;使用状态下,排溢道位于腭侧牙根与近远颊根之间,并且排溢道的近端和远端均偏向腭侧。
较佳地,所述的排溢道长7~8mm,宽1.5~2mm,高1.5~2mm。
较佳地,所述联冠修复体在所述排溢道的两侧分别设有颊侧凹槽和腭侧凹槽,用于将所述联冠修复体安装到牙备后的基牙上。
较佳地,采用洁牙工具对所述的排溢道进行清洁,所述的洁牙工具包含冲牙器和牙间刷。
较佳地,所述的人工牙冠为上颌磨牙行分根术后采用的人工牙冠。
较佳地,所述的人工牙冠为根分叉病变、折裂牙和龋病的治疗中采用的人工牙冠。
有益效果:
(1)联冠修复体龈端设计有排溢道,有利于牙齿自洁,并且可用冲牙器或牙间刷维护该部位清洁,去除隐匿的菌斑及牙石,控制牙周炎,预防根面龋,提高上颌磨牙分根术后联冠修复的远期疗效。
(2)排溢道采用近远中的方向而非位于近远颊根之间的颊舌向设计,避免了在颊侧和腭侧直接暴露通道影响美观。
(3)排溢道偏腭侧而非偏颊侧,可为患者后期清洁提供便利。
(4)相比上颌磨牙半切术,采用本发明的人工牙冠可以保留颊侧牙根,增大了牙周膜面积,有利于分担牙合力,避免单根负担过重。
(5)采用本发明的人工牙冠并结合上颌磨牙分根术,保留了口腔生理辨别能力,辨别食物硬度,感知咀嚼力的大小方向,减轻颌创伤,防止牙槽骨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7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