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载毫米波通信波束赋形与位置部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7878.6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5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肖振宇;董航;朱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26 | 分类号: | H04B7/0426;H04B7/185;H04W16/18;H04W1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冀学军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载 毫米波 通信 波束 赋形 位置 部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机载毫米波通信波束赋形与位置部署方法,属于机载毫米波空地通信领域。首先构建包括无人机基站和用户的机载毫米波下行通信的三维场景,无人机基站给每个用户分别通过毫米波信道发送数据,分别建立二维波束赋形结构和三维波束赋形结构下的信道模型。然后利用二维波束赋形和三维波束赋形下的信道模型,建立无人机位置和波束赋形的优化模型;利用近似波束的增益替代实际的波束增益,降低变量维度后,再使用网格化搜索法求解出UAV‑BS的最优二维位置(x*,y*)。最后将UAV‑BS固定在最优二维坐标(x*,y*),使用蜂群算法求解波束赋形向量w的最优解。本发明最大程度地提高机载毫米波通信系统的容量,降低计算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载毫米波空地通信领域,涉及毫米波通信与无人机平台的结合,具体是机载毫米波通信波束赋形与位置部署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以其高机动性和低成本的优点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被应用到移动通信中,实现广域覆盖与按需增强,增大网络容量。
得益于UAV在空中的灵活移动性,它可以被快速部署到不易建设地面基站或地面基站受损的位置,比如森林、海洋或受灾地区等,提供必要的通信服务。UAV作为空中基站或是通信中继节点的优势很明显,由于UAV在一定高度上飞行,它与地面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之间更容易存在视距(Line of Sight,LOS)链路,而不像地面基站,与UE之间大概率会有障碍物遮挡,LOS链路存在的概率低,传播损耗更大。
随着无人机通信的发展,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毫米波通信(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mmWave)频段在30~300GHz之间,带宽极宽,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以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Gbps,峰值甚至可达几十Gbps,特别是针对第五代移动通信(5G)与后5G时代(Beyond 5G,B5G)的应用场景,毫米波通信在高吞吐量、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和稳定连接等方面是能够满足需求的。
毫米波波长极短,依据弗里斯传输公式,高频段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路径损耗会十分严重,传播距离受限,有时遇到障碍物,还会遮挡收发两端的LOS径。虽然毫米波信号传播性能不甚理想,但是得益于毫米级的波长,天线尺寸及间距都可以做得很小,因而易于集成大规模阵列天线,单位体积内的天线数量更大,可通过波束赋形技术,形成窄波束,将信号能量和阵列增益集中在特定的方向上,从而信号可以在空间中实现指向性传输,弥补短波长造成的传播损耗,并且抗干扰能力强。波束赋形技术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或者其他毫米波系统比如WLAN、卫星通信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毫米波信号具有衍射少、传播损耗高和传播距离受限的特性,而恰好可以利用UAV与UE之间更容易存在LOS径的特点,将毫米波通信与UAV通信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增强覆盖。并且,毫米波波段的阵列天线尺寸很小,非常适合搭载在UAV上,设计定向的波束,让信号沿LOS径传播。另外,若空中有多架UAV相互组网,服务于地面多个UE,毫米波定向波束的优势体现在,可以避免各UAV之间的空空链路与UAV、UE之间的空地链路之间产生干扰。基于这些优势,机载毫米波通信应用前景可观,值得研究。
无人机通信对带宽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将毫米波通信应用于无人机平台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毫米波带宽很宽,但频段高导致信号在自由空间的衰减十分严重,所以需要使用波束赋形技术来提高阵列增益,弥补传播损耗,增大系统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机载高移动性使能的UAV部署问题,提供了一种机载毫米波通信波束赋形与位置部署方法,在无人机基站(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ase Station,UAV-BS)服务多个地面用户的场景下,通过选择部署无人机的位置与设计毫米波波束赋形,最大化系统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7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