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及防结渣的烟气再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8307.4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1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张海龙;聂剑平;党黎军;杨玉;张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9/08 | 分类号: | F23C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焰 锅炉 燃烧 防结渣 烟气 再循环 系统 | ||
1.一种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及防结渣的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炉烟口(1)、炉烟管道(7)、旋风除尘器(3)、再循环风机(4)以及再循环烟气调配器(5),抽炉烟口(1)位于锅炉尾部烟道省煤器(6)下方,抽炉烟口(1)经炉烟管道(7)与旋风除尘器(3)的进气口(9)相连通,旋风除尘器(3)经炉烟管道(7)与再循环风机(4)相连,再循环风机(4)经炉烟管道(7)与再循环烟气调配器(5)相连,再循环烟气调配器(5)包括同心的内环形通道(16)和外环形通道(17),内环形通道(16)设置在外环形通道(17)内,外环形通道(17)上设置有若干旋流器(19),内环形通道(16)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及防结渣的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环形通道(16)和外环形通道(17)的端部设置有扩锥(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及防结渣的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扩锥(18)角度为3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及防结渣的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旋流器(19)上设置有手动调节拉杆(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及防结渣的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旋风除尘器(3)采用轴向进入式旋风分离器,包括筒体(10)、锥体(11)、进气口(9)、排气口(12)、排灰口(13)组成,筒体(10)设置在锥体(11)上,并且筒体(10)与锥体(11)相连通,筒体(10)上设置有进气口(9)和排气口(12),锥体(11)底端设置有排灰口(13),排灰口(13)下方设置有灰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及防结渣的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再循环风机(4)为径向桨叶形离心式风机,径向桨叶形离心式风机包括蜗壳(15)和设置在蜗壳(15)内的叶轮(14),叶轮(14)材质为不锈钢;蜗壳(15)内壁采用锰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及防结渣的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环形通道(16)直径为(150)mm~(250)mm,外环形通道(17)直径为(350)mm~(4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及防结渣的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再循环烟气分配器(5)布置在W火焰锅炉炉膛(8)拱下前后墙靠近冷灰斗处、翼墙、左右侧墙拱下区域,再循环烟气调配器(5)与锅炉燃烧器保持一定距离;再循环烟气分配器(5)水平布置在炉墙上或与炉墙呈一定角度斜插入炉墙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及防结渣的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旋流器(19)轴向对称布置在外环形通道(17)上;炉烟管道(7)材质为耐热铸钢钢管,炉烟管道(7)外部包覆有硅酸铝保温材料,硅酸铝保温材料外部为镀锌铁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及防结渣的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省煤器(6)下方抽炉烟口(1)出口、旋风除尘器(3)出口、再循环风机(4)出口的炉烟烟道(7)上均设置有烟道膨胀节(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3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发光面板的修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表面激流旋转平衡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