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卒中监护及早发现预警的家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0061.4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董思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思羽;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1 | 分类号: | A61B5/021;A61B5/02;A61B5/00;G16H10/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卒中 监护 及早 发现 预警 家用 设备 | ||
本发明设计一种能够具备在非医疗环境中,例如家庭中用于尽早发现及预警脑卒中病发可能性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主控模块11、生理数据模块12、步行习惯模块14、检测启动按钮9、显示模块和触摸屏1、摄像头15、通讯模块6,其中主控模块11包括存储模块、激活模块、检测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设备的检测模块可被使用者触发检测启动按钮9而启动检测;或步行习惯模块14和生理数据模块12所反馈给激活模块的数据,与存储模块中对应数据比较运算后,启动检测。该设备还可以在显示模块和触摸屏1的下方设置压力变形带2和压力传感器3,一定时长后无应答且压力不被释放,则触发通讯模块6联系预存其中的紧急联系人或者医疗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属于非医院或诊所等医疗机构使用的,即在非医疗环境中,例如家庭中用于尽早发现及预警卒中病发可能性的设备。
背景技术
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为60-70%。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我国未来20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18亿。脑血管疾病将成为威胁老人健康的三大疾病之首。临床实践证明,治疗开始越晚则恶化程度越重,死亡率越高。脑卒中病人及时预诊抢救,可明显提高脑卒中的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脑卒中筛查项目对2002-2013年期间>40岁的12526名首次脑卒中病例分析发现,40-74岁成年人首次脑卒中的发病率由2002年的189/10万上升至2013年的379/10万,每年增加8.3%。防治脑卒中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刻不容缓。
2016年我国居民死亡总数为967.0万,其中心血管病397.5万,占比41.1%,为我国居 民的首要死因。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最重要的三类心血管病,2016 年死亡数分别为172.3万、72.9万和106.1万,合计占心血管病总死亡数的88.3%。
与脑卒中发病相关性最强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其次是家族史、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糖尿病、身体活动不足、吸烟及肥胖。
我国每年脑卒中新发病约25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患者约150万人,发病率达120/10 万。现幸存脑卒中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
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统计,脑卒中病人若不及时治疗,大脑每分钟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缺氧的大脑每小时老化程度相当于3.6年。
据全国35家医院对2270例脑卒中病例调查,54.2%的病人未能在发病3小时内送抵医院,结果失去抢救治疗时机。
临床表现
脑卒中的最常见症状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其他症状包括:突然出现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麻木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神志迷茫、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行路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无原因的严重头痛;昏厥等。根据脑动脉狭窄和闭塞后,神经功能障碍的轻重和症状持续时间,分三种类型。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颈内动脉缺血表现为,突然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失语,单眼短暂失明等,少有意识障碍。椎动脉缺血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障碍、复视、步态不稳和吞咽困难等。症状持续时间短于2小时,可反复发作,甚至一天数次或数十次。可自行缓解,不留后遗症。脑内无明显梗死灶。
2.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
与TIA基本相同,但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有的患者可达数天或数十天,最后逐渐完全恢复。脑部可有小的梗死灶,大部分为可逆性病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思羽;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未经董思羽;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0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药机器人
- 下一篇:医用退热贴制造方法及配套的退热贴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