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仿生破碎机构的挤压式破碎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0132.0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松;王仕可;邓星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610039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仿生 破碎 机构 挤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仿生破碎机构的挤压式破碎机,仿生破碎机构,包括彼此相向转动的且彼此之间具有破碎间隙的第一仿生辊和第二仿生辊;传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仿生辊和第二仿生辊相向转动;和机架;第一仿生辊和第二仿生辊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环向仿生带,环向仿生带至少包括周向设置有于第一仿生辊和第二仿生辊上的且彼此间隔排列的仿生凸体,在传动机构传动的过程中,破碎间隙的间隙侧周期性地或者非周期性地出现仿生凸体。这种环向仿生带能够模拟蜣螂、荷花叶面的表面形态,达到对其表面的粘附物体的自动脱附的效果。此外,仿生纹能够模拟蚯蚓的脱附土体的蠕动行为。从而,能够基于仿生学原理达到防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破碎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仿生破碎机构的挤压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凹土是一种稀有矿产资源。对开采的凹土进行破碎是凹凸利用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湿度太大(一般情况下含水率超过20%),凹土属于粘性物料或超粘性物料,容易导致粉碎后的颗粒粘合或者附着于刀盘上,严重地影响工作效率甚至毁坏设备。因此,需要提供针对粘性物料的破碎机。
例如,公开号为CN2045833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凹土粉碎机。其包括凹土粉碎装置、与凹土粉碎装置的出料漏斗相接的已粉碎凹土干燥装置、位于凹土粉碎装置出料漏斗下方的已粉碎凹土传输装置、支撑装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凹土湿度自动筛选烘干进料装置;凹土湿度自动筛选烘干进料装置包括罩体,位于罩体内的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第三传动带、被粉碎凹土湿度检测组件和压力传感器组件,用于升降第一传送带的液压升降机构及被粉碎凹土干燥机构。
凹土在进行干燥后,凹土之间的由水分子形成的粘结结构被破坏。凹土作为纳米材料的性能因此容易遭到破坏。而且,干燥需要耗费过多的电能,不符合环保理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仿生破碎机构的挤压式破碎机。该挤压式破碎机包括仿生破碎机构,包括彼此相向转动的且彼此之间具有破碎间隙的第一仿生辊和第二仿生辊;传动机构,包括彼此啮合的主传动轮和从传动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仿生辊和所述第二仿生辊相向转动;和机架,为所述仿生破碎机构提供破碎腔体和传动支撑机构;所述第一仿生辊和所述第二仿生辊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环向仿生带,所述环向仿生带至少包括周向设置有于所述第一仿生辊和所述第二仿生辊上的且彼此间隔排列的仿生凸体,以使得所述破碎间隙的至少一间隙侧能够在所述第一破碎辊和所述第二破碎辊相向转动的过程中间断地具有所述仿生凸体。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仿生辊包括第一仿生纹和第一破碎槽,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仿生纹通过所述第一破碎槽在所述第一仿生辊的轴向上彼此间隔。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环向仿生带设置于所述第一仿生纹和/ 或所述第一破碎槽。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仿生纹按照彼此形成第一破碎间隙的方式嵌合入所述第二仿生辊上的第二破碎槽;所述第二仿生辊上的第二破碎台按照彼此形成第二破碎间隙的方式嵌合入所述第一仿纹。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的第一破碎间隙与所述第二破碎间隙在轴向和径向上均彼此间隔。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仿生凸体的凸出高度不超过所述破碎间隙的径向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破碎间隙的径向宽度在5mm~20mm之间。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仿生纹包括彼此连续交替的第一仿生凸起和第一仿生凹坑;所述第一仿生凸起的弧度小于所述第一仿生凹坑的弧度。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仿生凸起与所述第一仿生凹坑之间的径向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仿生凸起和所述第一破碎槽之间的径向高度。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仿生纹上的第一仿生凸起分别通过脱离坡面和嵌入坡面与其两侧的第一仿生凹坑一体式连续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