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接触运输的超声悬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0332.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3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傅林坚;沈兴潮;陶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音超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4/00 | 分类号: | B65G54/00;B65G49/06;H01L21/6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运输 超声 悬浮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超声近场悬浮运输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接触运输的超声悬浮装置,包括固定座和支撑板,支撑板的上侧设有真空腔,真空腔上连接有真空管,真空管与真空泵连接,支撑板的下侧设有悬浮板,悬浮板上设有真空吸盘,悬浮板的一侧固定有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与超声电源直连,支撑板下侧安装有喷嘴,真空腔内设有压力板,喷嘴通过压力板连接有气压管,支撑板的两侧安装有皮带,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带动皮带运转的驱动组件。该无接触运输的超声悬浮装置可实现各种形态、各种规格尺寸的高纯度、超薄、超大、易碎产品的运输搬运,并可以有效的降低破损率,提高表面的光洁度,提升产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近场悬浮运输领域,具体是一种无接触运输的超声悬浮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是由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来体现。提高太阳能电池片的转化效率的手段很多,但是在同一类型的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过程中,保证电池片发电面的光洁,可有效确保太阳能电池片的一致性,同时,也可提高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硅片检测—表面制绒—扩散制结—去磷硅玻璃—等离子刻蚀—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快速烧结等。传统的生产工艺流程中,电池片会采用皮带、花篮、小车等各种工具进行搬运、翻转、抓取与运输,电池片无法避免的会与金属、皮带等工具接触、摩擦、刮划,从而使电池片表面光洁度下降,最终影响到电池片的转化效率。
晶圆是指硅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所用的硅晶片,由于其形状为圆形,故称为晶圆。目前,集成电路的晶圆尺寸一般为4寸、6寸、8寸、12寸,18寸,厚度随着直径的增长而增长,直径越大所能刻制的集成电路越多,芯片的成本也就越低;而晶圆的纯度越高,所制造出来的集成电路的性能越好。目前,高品质的集成电路的制造,要求芯片的纯度达到99.9999999%以上,而用于航天航空、军事仪器上的二级管路、整流器件级、电路级的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分离器件要求晶圆纯度达到99.9999999999%以上。故而,在确保单晶硅棒自身纯度的前提下,在单晶硅棒到晶圆,乃至晶圆到集成电路的制作过程中,各个加工流程之间的搬运、装卸、衔接等会对晶圆造成二次污染。
玻璃被广泛的用于手表、手机、电视等日常生活用品的表面屏幕。目前手机的屏幕尺寸由原先的4寸已经扩大到5.5寸乃至6寸,甚至将用户iPad系列平板电脑产品,其屏幕尺寸达到了9.7英寸。而电视机品目的尺寸更是大到50寸,65寸。为了产品的轻巧化,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屏幕厚度一般不超过1毫米。类似这种超大、超薄的易碎的零件的加工、运输过程中,传统的机械搬运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不管是要求转化效率的电池片,还是易碎易损的玻璃屏幕,在传统的机械加工、流水线装配主要还是依靠传送带、人工、机械手等接触式的抓取、装配和搬运,该类形式机构,往往其效率低下,且对物品存在二次接触式污染,甚至会对物品造成无可修复的损伤。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接触运输的超声悬浮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接触运输的超声悬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接触运输的超声悬浮装置,包括固定座和支撑板,支撑板的上侧设有真空腔,支撑板的下侧设有悬浮板,悬浮板上设有真空吸盘,悬浮板的一侧固定有超声换能器,支撑板下侧安装有喷嘴,真空腔内设有压力板,喷嘴通过压力板连接有气压管,气压管直接连接电磁阀、稳压阀、调压阀,最终连接气泵,提供3-6公斤的压强;该装置适用于单工位与多工位的悬浮片的抓取与运输;超声换能器的振动频率在25KHz-40KHz,其可满足长度为70mm-2200mm的悬浮板,悬浮力保持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音超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音超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3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