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鱼类洄游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0738.4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再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鱼类 洄游 装置 | ||
辅助鱼类洄游的装置涉及鱼道,高坝与高坝外侧的聚鱼池之间通过隧道连通;聚鱼池底面呈现为一个斜面,隧道下端开口处下方有聚鱼坑;隧道开口有一个闭水闸门,闭水闸门关闭隧道下端开口后,隧道内部水位逐渐抬升,聚鱼坑的鱼逐渐随着水位升高到达高坝内侧水体;聚鱼池的聚鱼池坝坝体有一个导流孔和一个泄流孔,泄流孔为泄流隧道的出水端,泄流隧道的进水端位于聚鱼池的低洼处,泄流隧道的进水端覆盖过滤网;一个滑动闸门覆盖在聚鱼池坝坝体外侧,滑动闸门能够关闭导流孔或者关闭泄流孔;泄流孔的流速为导流孔的2‑5倍。能够通过降低控水闸门的位置实现节水;对所有的洄游鱼都提供了一种助力,有利于各种体型鱼类的洄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道,特别是一种对洄游鱼提供助力的闸门型鱼道。
背景技术
鱼道一般采用梯级鱼道或者障碍物鱼道,鱼道存在一定的水流速度,水流速度是对大多数鱼类进行设计的;对于比较小型的鱼类的洄游就存在较大的阻力;同时,鱼道一直在流水,高坝的水主要用于发电,所以,普通鱼道也很浪费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鱼道的弱点,设计一种辅助鱼类洄游的装置。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辅助鱼类洄游的装置,其特征是:高坝内侧(上游)与高坝外侧(下游)的聚鱼池之间通过隧道连通,隧道上端开口低于高坝内侧上游水位,隧道下端开口于聚鱼池的低洼处;聚鱼池底面呈现为一个斜面,隧道下端开口处下方有一个5-10米深、横截面积为10-20平方米的圆形或者正方形的聚鱼坑;隧道开口有一个闭水闸门,闭水闸门关闭隧道下端开口后,隧道内部水位逐渐抬升,聚鱼坑的鱼逐渐随着水位升高到达高坝内侧水体;聚鱼池的聚鱼池坝坝体有一个导流孔和一个泄流孔,导流孔位于聚鱼池的聚鱼池坝坝体的上端,泄流孔位于聚鱼池坝坝体的下端,泄流孔为泄流隧道的出水端,泄流隧道的进水端位于聚鱼池的低洼处,泄流隧道的进水端覆盖过滤网,过滤网避免洄游鱼类从泄流隧道流出;一个滑动闸门覆盖在聚鱼池坝坝体外侧,滑动闸门能够关闭导流孔或者关闭泄流孔;泄流孔的流速为导流孔的2-5倍。
隧道上端开口有一个控水闸门,控水闸门位于高坝内侧,控水闸门能够调节隧道内部水的流量。
滑动闸门关闭泄流孔,鱼类从导流孔进入聚鱼池;滑动闸门关闭导流孔,聚鱼池的水流通过泄流孔快速排出,鱼类向聚鱼坑聚集。
使用方法:滑动闸门向下移动关闭泄流孔,洄游鱼类从导流孔进入聚鱼池;然后,滑动闸门向上移动关闭导流孔,聚鱼池的水从泄流孔快速排出,即隧道内部来水赶不上泄流孔排出的速度,聚鱼池的水位快速下降,洄游鱼类向聚鱼坑聚集;最后关闭隧道下端的闭水闸门;隧道来水在隧道内集聚,隧道内部水位升高,聚鱼坑聚集的洄游鱼能够随着水位的升高达到高坝内侧的水体,从而实现洄游鱼的翻坝过程;滑动闸门向下关闭泄流孔、闭水闸门向上移动逐渐打开,从而进入下一次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向下降低控水闸门的位置实现节水;由于滑动闸门关闭导流孔,聚鱼池的水从泄流孔快速排出,能够实现聚鱼池的鱼类集中到聚鱼坑,从而高效实现洄游鱼的转移;隧道下端关闭,隧道内部水位提升使洄游鱼实现翻坝,该方法对所有的洄游鱼都提供了一种助力,有利于各种体型鱼类的洄游。
附图说明
图1是装置剖面图;
其中,1、上游水位;2、控水闸门;3、高坝;4、隧道;5、闭水闸门;6、聚鱼池;7、聚鱼池坝;8、导流孔;9;洄游路线;10、滑动闸门;11、泄流孔;12、泄流隧道;13、过滤网;14、聚鱼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机器人及机械手夹具
- 下一篇:一种智能搬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