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及压延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0826.4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6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邓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霖扬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58 | 分类号: | B29C43/58;B29C43/52;B29C43/24;B29L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旭亮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控制 压延 薄膜 横向 厚度 系统 压延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及压延机,其包括:加热装置,能够对压辊上的原料进行加热,具有多个可单独发热的发热部,多个发热部沿薄膜的宽度方向分布;厚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冷却定型机构处,包括可沿着薄膜的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检测件;控制单元,具有与检测件电连接的输入部和多个输出部,多个输出部一一对应地与发热部电连接,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检测到的薄膜的厚度控制对应位置的发热部发出的热量。通过检测件、控制单元和发热部的配合作用,使得薄膜的薄膜的宽度方向厚度得到自动的检测和控制,并且能够全自动地生产出薄膜的宽度方向厚度相近甚至相同的薄膜,因此有着生产质量高、生产难度低和省时省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及压延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薄膜,尤其是类似PVC薄膜等塑料薄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压延机来对原材料进行定型。现有的压延机,通常包括压辊和冷却定型机构,通过压辊将受热后的原料压制成型,然后再通过冷却定型机构将其冷却定型。然而,现有的压延机生产出来的薄膜,由于宽度较大,原料在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受到的压力难以完全相同,因此在冷却定型之后普遍有着同一薄膜的宽度方向的厚度不均等的问题。
目前,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是通过有经验的工人进行人为干预,在受热压制中及时对较薄的位置进行吹冷风使得其定型,从而避免薄处再次变薄。然而,这样的加工方式无疑有着费时费力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能够自动控制薄膜的薄膜的宽度方向的厚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的压延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包括:加热装置,设置在压辊的旁侧,能够对压辊上的原料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多个可单独发热的发热部,多个发热部沿薄膜的宽度方向分布;厚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冷却定型机构处,所述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可沿着薄膜的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检测件;控制单元,包括输入部和多个输出部,所述输入部与所述检测件电连接,多个所述输出部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发热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检测件检测到的厚度控制对应位置的发热部发出的热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检测件在薄膜的宽度方向上运动时,将会在薄膜的宽度方向上往复运动并检测成型后的材料的厚度。当检测件检测到薄膜的宽度方向上材料的厚度过高或过低时,将会对控制单元发送信号,从而使得控制单元对加热装置进行操控,使得其增加或者减少对过厚或者过薄处的加热量。当加热量增高时,材料会更容易变形,因此会被压辊压得更薄;当热量减少时,材料将会不易变形,因此被压辊压过后仍然能保留较高的厚度。
通过检测件、控制单元和发热部的配合作用,使得薄膜的薄膜的宽度方向厚度得到自动的检测和控制,并且能够全自动地生产出薄膜的宽度方向厚度相近甚至相同的薄膜,因此有着生产质量高、生产难度低和省时省力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内设定有安全电流区间,所述检测件能够根据其检测的厚度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不同大小的检测电流;当所述检测电流的电流值高于所述安全电流区间时,所述控制单元将会控制与所述检测件所在位置对应的所述发热部进行进一步的加热。检测件检测到厚度后,能够将厚度的大小转换为电流的大小,从而便于将厚度的变化信息传递到控制单元处,并与控制单元内的安全电流区间做对比,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对检测件所在的薄膜的宽度方向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加热。安全电流区间能够为厚度的变化提供允许值,从而避免对厚度变化的过度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全电流区间为0至20mA。20mA为厚度变化的合理值地上限所对应的电流值的合理上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霖扬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霖扬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0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