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精炮制配方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1592.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5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陆佳 |
地址: | 710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精 炮制 配方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精炮制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鲜黄精、黄酒、水,其组分按重量份计:鲜黄精80‑120份、黄酒16‑24份、水8‑12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黄精炮制工艺,所述工艺如下:原料准备,焯水,切片,闷润,蒸制,干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助于缩短炮制时间,提高了炮制效率,并提高了黄精炮制的质量,有着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鲜黄精在盐水中进行焯水,有利于去除鲜黄精的麻味,盐水有利于保留鲜黄精中多糖类物质,减少鲜黄精中有效成分的流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精炮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精炮制配方还涉及一种黄精炮制工艺。
背景技术
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
黄精的药材来源: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
历代文献研究生黄精具有麻味,服用时,刺激咽喉,口舌麻木,接触过生黄精或其汁液的皮肤会有骚痒感,久闻其生味,会有刺目眩晕之感。因此采摘后的黄精要经过炮制,消除其刺激性及副作用,使其糖性浓烈,口感好,才有利于服用。
古代黄精的炮制方法:黄精的炮制方法始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唐代创制“九蒸九晒”法,经次炮制黄精的性味有较大的变化;历代黄精炮制方法主要有清蒸、酒蒸、九蒸九晒、酒炖合蒸、黑豆制、熟地汁制等。
黄精含多种多糖、氨基酸、黏液质等。现代研究表明,生黄精中总多糖的含量为11.74%,而制黄精中的总多糖含量为3.77%。这一结果与黄精在炮制过程中黏液质被大量除去有关。有研究表明,黄精经炮制后其总糖量稍有减少,而还原糖增加80%以上,黏多糖大量水解成低聚糖、单糖;游离氨基酸由4个增至10个;水和醇浸出物大量增加;在炮制过程中,蒸、烘一次的制黄精,其外观性状即达到传统质量要求,且成品率高;蒸、烘次数增加,反而影响外观性状,降低成品率,浸出物、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均呈递减趋势。
酒黄精的传统炮制方法操作繁琐,费时,多次蒸晒、效率低下,降低了疗效,质量难以达到药典标准。
为了降低炮制时间,提高疗效,提高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黄精炮制配方及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精炮制配方及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酒黄精的传统炮制方法操作繁琐,费时,多次蒸晒、效率低下,降低了疗效,质量难以达到药典标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精炮制配方,由以下组分组成:鲜黄精、黄酒、水,其组分按重量份计:鲜黄精80-120份、黄酒16-24份、水8-12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由以下组分组成:鲜黄精、黄酒、水,其组分按重量份计:鲜黄精100份、黄酒20份、水10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黄精炮制工艺,所述工艺如下:
步骤一:原料准备:鲜黄精、黄酒、水,其组分按重量份计:鲜黄精80-120份、黄酒16-24份、水8-12份;
步骤二:焯水:将鲜黄精置于盐水中焯水;
步骤三:切片:鲜黄精捞出并切成片;
步骤四:闷润:黄酒、水置于容器中,搅拌均匀,将切片后的鲜黄精,置于容器中闷润;
步骤五:蒸制:取出,并进行高压蒸制;
步骤六:干燥:蒸制后取出,对鲜黄精进行干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盐水的浓度为0.8-2.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将切片后的鲜黄精,置于容器中闷润22-28h,使得酒液被吸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未经陕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1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