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快速调节播种量的无损播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2923.7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0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亮;肖瑶;官春云;唐叶;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18 | 分类号: | A01C7/18;A01C7/20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朱平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快速 调节 播种 无损 方法 | ||
基于快速调节播种量的无损播种方法,采用基于快速调节播种量的无损播种装置实施播种,其中放料控制机构设置在箱体上部,刷种机构设置在播种控制机构上方,用于控制放料的播种控制机构安装在箱体中部,护种机构与播种控制机构接触,接种杯设置在箱体下方;同时在箱体内通过上述结构形成有能够完成快速调节播种量的左充种通道、右充种通道、播种轮充种通道、储种区、过渡区、充种区、刷种区及充种容腔,且播种控制机构中横置容腔组件内的左容腔筒与右容腔筒能够对接后与播种轮充种通道接通,快速调节播种量通过调节充种容腔容积实现,被定量后的种子可被收入充种容腔,从而避免与护种机构发生硬接触进而对种子造成二次机械损伤,从而实现无损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快速调节播种量的无损播种方法。
背景技术
播种装置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播种质量。一个良好的播种装置必须具有通用性好,能适应大、中、小型的谷物、豆类、牧草及蔬菜种子的播种,同时在播种装置工作过程中不可损伤种子。目前播种机上使用的播种装置多为型孔轮,主要依靠种子自重填充型孔轮的型孔,并依靠自重排出,如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66140.0的高充填排种器、专利申请号为201010032446.4的高速精密排种器、专利申请号为91219223.2的播种机精量排种器及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27896.7的一种带有可拆式弹性转动护种装置的谷物排种器,其存在以下不足:
1、对种子产生机械损伤,2、播种量不够精确,3、机构会出现漏种、间歇挫伤种子等问题;
同时依靠种子的自重,填充型孔轮型孔与排出种子,其限制了播种机的作业速度,特别是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充满型孔后,扁形种子容易卡在型孔内,从而造成空穴、短条现象;此外,目前播种装置所使用的护种板多为刚性固定式护种板,护种板用于护送种子经过护种区,护种板能防止种子从型孔中掉落,但也会对种子进行搓擦,进而造成种子损伤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快速调节播种量的无损播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快速调节播种量的无损播种方法,采用基于快速调节播种量的无损播种装置实施播种,基于快速调节播种量的无损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控制机构、护种机构、箱体、接种杯、刷种机构及放料控制机构,其中,用于控制放料的放料控制机构设置在箱体上部,刷种机构设置在播种控制机构上方,播种控制机构安装在箱体中部,护种机构与播种控制机构接触,接种杯设置在箱体下方,并在箱体内设置有与播种控制机构接触的箱体圆弧段,播种控制机构由播种轮主体、限位调节组件、容腔调节组件、横置容腔组件、浮动驱动组件及驱动主轴组成;同时在箱体内通过上述结构形成有能够完成快速调节播种量的左充种通道、右充种通道、播种轮充种通道、储种区、过渡区、充种区、刷种区及充种容腔,且播种控制机构中横置容腔组件内的左容腔筒和右容腔筒能够对接后与播种轮主体沿周向均布设置的播种轮充种通道接通,过渡区与充种区接通,过渡区与储种区接通,刷种区与充种区接通,充种容腔位于左充种通道、右充种通道、播种轮充种通道的下方;快速调节播种量通过调节充种容腔容积实现,充种容腔容积大小由限位调节组件调节容腔调节组件中的左调节块与右调节块之间距离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2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损作业的容积可调式播种装置
- 下一篇:基于动态容积调整的无损播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