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类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3095.9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任加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2C1/14 | 分类号: | B02C1/14;B02C23/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董建娜 |
地址: | 712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子类 垃圾处理 装置 | ||
一种电子类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内部的上方设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侧与机架的顶部通过升降装置相连接,升降装置能够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升降板的下方设有下压方板,下压方板的顶侧与升降板的底侧通过数个第一弹簧杆相连接,下压方板的底侧开设数个同轴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分别轴承转动安装环形板。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在破碎板的底侧设置定破碎齿与动破碎齿,能够对被破碎的垃圾形成剪切力,能够将韧性的垃圾更好地破碎,且破碎齿能够伸缩变化长度,能够保留长破碎齿的高效破碎能力的同时,能够在伸缩变化中将破碎齿外周黏连的连接或卡入破碎齿之间的垃圾剔除,使破碎齿保持良好的破碎能力,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子类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贯彻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政策,对于电子元件都会进行回收,回收后,需要进
行分类处理,在进行分类处理前,对电子元件回收物进行破碎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如今电子元件破碎是单向挤压,破碎效果差,难以将具有韧性的塑料电子器件壳体破碎,现有破碎装置破碎板的底侧设有破碎齿,以便对垃圾更好的破碎,但破碎齿过短,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而破碎齿过长时,破碎齿上容易黏连垃圾或垃圾卡入破碎齿内,从而导致破碎齿的破碎效果并不明显,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故我们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电子类垃圾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类垃圾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子类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内部的上方设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侧与机架的顶部通过升降装置相连接,升降装置能够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升降板的下方设有下压方板,下压方板的顶侧与升降板的底侧通过数个第一弹簧杆相连接,下压方板的底侧开设数个同轴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分别轴承转动安装环形板,环形板的底侧与下压方板的底侧在同一平面内,环形板的曲面侧壁与环形凹槽对应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下压方板的顶侧开设与环形凹槽中心线共线的盲孔,盲孔的一侧开设依次与所有的环形凹槽相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轴承安装横轴,环形板的顶侧分别固定连接环形斜齿轮的底侧,环形斜齿轮的上方分别啮合配合设有固定安装在横轴外周的第一斜齿轮,盲孔的内周轴承连接电机转轴的外周,电机的底侧与下压方板的顶侧固定连接,电机转轴的下端与横轴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二斜齿轮,两个第二斜齿轮相互啮合配合;环形板的底侧分别均匀开设数个圆周分布的插孔,插孔内分别活动安装插杆,插杆的外周与插孔的内周滑动接触配合,插孔的内侧分别开设条形透槽,条形透槽内分别活动安装滑杆,滑杆仅能够沿对应的条形透槽上下移动,滑杆的外端分别与对应的插杆固定连接,环形凹槽内侧的曲面分别开设一周波浪状的导向滑槽,滑杆的内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导向滑槽内并能够沿导向滑槽滑动,插杆的下端为尖锥状,下压方板的底侧均匀设有数个破碎齿,下压方板的下方设有顶侧开口的箱体,下压方板能够在箱体内上下移动,箱体与机架固定连接,箱体的底侧对应破碎齿分别设有排料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子类垃圾处理装置,所述的箱体的左侧与右侧分别设有插槽,插槽内分别活动安装第一条形齿条,第一条形齿条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夹板的外侧,夹板的底侧、前后侧分别与箱体对应的侧壁滑动接触配合,第一条形齿条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杆的一端,第二弹簧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第一条形齿条的顶侧分别啮合配合设有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齿轮,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的竖杆,竖杆外侧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第二条形齿条,齿轮的后侧分别通过单向轴承转动安装同轴的小齿轮,第二条形齿条分别与对应的小齿轮啮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30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