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站进水口大跨度门机的布置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3502.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4 | 分类号: | E02B9/04;E02B8/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站 进水 跨度 布置 方法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站进水口大跨度门机的布置方法及结构,该电站的进水口平台设置一台大跨度双向门机,大跨度双向门机上游支腿设置于清污耙斗槽上游侧,下游支腿设置于检修闸门槽下游侧,上部设置移动式双向小车或移动式双向小车+固定式提升机构用于操作工作拦污栅、备用拦污栅、叠梁闸门及检修闸门;大跨度双向门机下游侧设置回转吊或悬臂移动式小车作为快速闸门的启闭设备安装及检修维护使用。采用上述方法,电站进水口工作拦污栅、备用拦污栅、叠梁闸门及检修闸门通过一台大跨度双向门机操作,相对传统布置两台门机方案,进水口顺水流向尺寸得到有效减少,且一台大跨度双向门机相对双向清污门机和双向门机的总重之和轻,有效节省了工程投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进水口大跨度门机的布置方法及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为减少低温水对下游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对于高坝大库的水电工程要采取分层取水技术,通常在拦污栅后设置叠梁闸门分层取水,故电站进水口顺水流向一般依次设置清污耙斗槽、工作拦污栅槽、备用拦污栅槽、叠梁闸门槽、储门(栅)槽、检修闸门槽及快速闸门井,传统在进水口设置两台门机,其中一台为启闭工作拦污栅、备用拦污栅及叠梁闸门的双向清污门机,另一台为启闭检修闸门和安装及检修维护快速闸门启闭设备的双向门机,因进水口要布置两台门机,且双向清污门机与双向门机之间为防止运行干扰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会造成电站进水口顺水流向尺寸较大,增加工程投资较多,所以,现有的技术还是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站进水口大跨度门机的布置方法及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电站进水口大跨度门机的布置方法是这样的:该电站的进水口平台设置一台大跨度双向门机,大跨度双向门机上游支腿设置于清污耙斗槽上游侧,下游支腿设置于检修闸门槽下游侧,上部设置移动式双向小车或移动式双向小车+固定式提升机构用于操作工作拦污栅、备用拦污栅、叠梁闸门及检修闸门;大跨度双向门机下游侧设置回转吊或悬臂移动式小车作为快速闸门的启闭设备安装及检修维护使用。
采用上述方法,电站进水口工作拦污栅、备用拦污栅、叠梁闸门及检修闸门通过一台大跨度双向门机操作,相对传统布置两台门机方案,进水口顺水流向尺寸得到有效减少,且一台大跨度双向门机相对双向清污门机和双向门机的总重之和轻,有效节省了工程投资。
按照上述方法,本发明的布置结构如下:在电站进水口的检修平台上设置1台大跨度双向门机;并且在电站进水口顺水流向依次设置清污耙斗槽、工作拦污栅槽、备用拦污栅槽、叠梁闸门槽、储门(栅)槽、检修闸门槽及快速闸门井;大跨度双向门机的上游支腿设置于清污耙斗槽上游侧,下游支腿设置于检修门槽下游侧且位于快速闸门井上游侧,上部设置移动式双向小车或移动式双向小车+固定式提升机构用于操作工作拦污栅、备用拦污栅、叠梁闸门及检修闸门。
进一步的,前述大跨度双向门机下游侧设置回转吊或悬臂移动式小车作为快速闸门的启闭设备安装及检修维护使用;
进一步的,前述检修平台设置与大跨度双向门机的上游支腿及下游支腿位置分别对应的上游轨道及下游轨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进水口平台设置一台大跨度双向门机,大跨度双向门机上游支腿设置于清污耙斗槽上游侧,下游支腿设置于检修闸门槽下游侧,上部设置移动式双向小车或移动式双向小车+固定式提升机构用于操作工作拦污栅、备用拦污栅、叠梁闸门及检修闸门,相对传统布置两台门机方案,进水口顺水流向尺寸得到有效减少,且一台大跨度双向门机相对双向清污门机和双向门机的总重之和轻,有效节省了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启闭设备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大跨度双向门机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3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