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建污水管与既有污水管接驳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3573.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苏磊;陈志;唐雨;徐昊毅;刘量;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3/06;E03F5/04;E03F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戴玲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建 污水 既有 接驳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建污水管与既有污水管接驳施工方法,包括新建接驳过渡井、井间土体加固、钢管套横向掘进、设计管道施工、既有污水井与接驳过渡井贯通施工。本发明在既有污水井外部新建一个接驳过渡井,将新建污水管与接驳过渡井接通,再通过超短程顶管施工方法横向掘进贯通接驳过渡井与既有污水井,使既有污水管与新建污水管接驳成功,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施工效率高、安全风险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管道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新建污水管与既有污水管接驳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市政管道施工过程中,新建污水管道往往需要通过接驳施工与既有污水管道进行连通,管道驳接一直都是市政管道施工的重难点。特别是污水主次干管之间的接驳施工,由于既有污水主管内的作业环境复杂、管道埋置较深、污水流量大、流速快等特点,给管道驳接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及质量安全风险。一般污水管道接驳施工,有两种工艺:一、利用既有污水管2的既有污水井1作为接驳目标井,水下用气囊31封堵目标井上下游,过程中持续调排的方式(图1中的箭头所示),实现接驳目标井断流,形成干作业环境,新建污水管道4直接接入目标井,如图1所示;二、在既有污水管2上新建骑马井32作为目标井,新建污水管道4以顶管或是明挖的方式接入,最后水下破除既有污水管2的方式完成接驳施工,如图2所示。
以上两种接驳工艺在市政管道施工过程中使用较多,但都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其中第一种接驳工艺:1)污水调排工程量大,购置水泵、调排管道等一次性投入大;2)施工场地如在市区内,污水调排工作不便于开展,若调排水泵规格型号与市政管道流量不匹配,易造成积淹,舆论风险较大;3)临时封堵一般采用气囊水下封堵,封堵后接驳目标井上下游水位高差大,气囊存在爆裂风险,井内作业人员安全无法保证。第二种接驳工艺:1)既有污水管道的位置往往不能准确定位,骑马井的位置不好把握;2)新建骑马井必须将既有管道的一部分包含在内,同时保证新建管道有足够的作业空间,这样造成骑马井的尺寸相对较大,施工周期及成本都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施工效率高、安全风险低的新建污水管与既有污水管接驳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建污水管与既有污水管接驳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新建接驳过渡井:在既有污水井的外部新建一座接驳过渡井,接驳过渡井与既有污水井间隔一定距离,在接驳过渡井朝向既有污水井的壁面预留门洞,将新建污水管接入接驳过渡井中;
S2、井间土体加固:对接驳过渡井与既有污水井之间的井间土体进行注浆加固;
S3、钢管套横向掘进:将带有注浆孔的钢套管插入预留的门洞,从接驳过渡井向既有污水井方向进行横向掘进,使钢套管穿过井间土体伸入既有污水井的外壁内,在钢套管内对既有污水井的外壁进行开孔,沿着所开的孔继续凿进至既有污水井的壁面内层钢筋暴露出来为止;
S4、设计管道施工:将设计管道穿过钢套管至所开的孔内的掌子面,利用注浆孔,对钢套管与设计管道之间的间隙进行注浆,以形成第一止水层,此时既有污水井与设计管道不连通,使设计管道两端均伸出钢套管,在接驳过渡井这一端,对设计管道的端部进行止水环梁的施工;
S5、既有污水井与接驳过渡井贯通施工:在掌子面上开贯通小孔,贯通小孔的截面面积小于设计管道的截面面积,以使既有污水井内的污水流入接驳过渡井,待接驳过渡井与既有污水井的水位高度相同时,将与设计管道对接的掌子面全部凿开,实现设计管道的整个管口与既有污水井贯通,接驳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步骤S3中,在钢套管内对既有污水井的外壁进行开孔之前,对门洞与钢套管之间的间隙进行注浆,以形成第二止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3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头矫正仪器
- 下一篇:智能电视唤醒率和误唤醒的自动化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