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3759.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梅长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长茂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29/04;B63J2/12;H02J3/38;H02S20/30;H02S40/32;H02J7/35;E05F15/73;E05F15/42;F24D15/04;F25B30/06;F24T1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漂浮 智能 休闲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包括休闲平台、浮力系统、安全系统、能源系统、供热制冷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所述休闲平台由休闲桌椅、地面观赏鱼池、景观花池、防雨遮阳机构组成;所述浮力系统由浮体组成,浮潜于水中;所述安全系统由限位调节系统、防误开安全门以及防侧翻系统组成。该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根据海洋工程学技术原理,严格执行水上悬浮平台技术规范;不占用土地指标、不影响水域生态功能、不对水体直接排放;具有平台旋转、声光电、喷泉、冷暖调温、自媒体互动、呼叫服务以及应急响应等功能,解决了水上休闲功能的不足,大大增强了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的生态延展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休闲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亲近自然的本性,世界上的几大文明都和水有关系,最初的人类城市大多也形成于水域周边。正所谓:绿水青山、金山碧水,山为骨、水为脉、山清水秀。
当今的文化旅游方兴未艾,水域休闲需求空间巨大;但在发展此类项目的同时,更要注意生态环保,其核心是尊重环境的自然承载能力,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和。因此,从生态景观出发,重点打造生态旅游产品是休闲旅游开发的基本方向。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在对自然和人文资源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做到生态优先、保护第一。
传统的水上平台功能单调,能源利用缺失,更缺乏遮阳、避雨、调温、多媒体自动化等实用功能,使用感官较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具备多功能、环保节能、安全便捷等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上漂浮式智能休闲平台,包括休闲平台、浮力系统、安全系统、能源系统、供热制冷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所述休闲平台由休闲桌椅、地面观赏鱼池、景观花池、防雨遮阳机构组成;所述浮力系统由浮体组成,浮潜于水中;所述安全系统由限位调节系统、防误开安全门以及防侧翻系统组成;所述能源系统由光伏、风力发电机以及蓄电池提供;所述供热制冷系统由地源热泵和设于防雨遮阳机构中的隔热通风夹层构成;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由水下驱动电机、地源热泵、声光电系统、喷水系统、水下测控系统、多媒体系统、控制系统、传输系统组成,能源系统产生的电能,在智能控制系统的调控下向用电端输送,其中,水下电机获电驱动休闲平台旋转,地源热泵获电启动并为休闲平台供暖或降温,声光电、多媒体系统在智能控制屏的操作下通过有线和无线传输,发送指令到终端设备获取声光电、多媒体体验。
优选的,所述休闲桌椅中的座椅呈环绕分布,且智能控制屏安装于休闲桌上,通过触屏实现互动管理;所述地面观赏鱼池顶部覆盖安全玻璃盖板作为地面,所述地面观赏鱼池中设有清污下沉凹槽和水循环处理排水口,控制池水清洁美观,所述地面观赏鱼池为耐腐蚀复合材料制作的上下双层结构,且上层密闭养鱼池刷有防污涂层,并且下层为内填充轻型材料的中空结构,所述地面观赏鱼池的中部竖直安插有限位套管,利用限位套管露出地面部分支撑休闲桌,所述套管设有带限位阻尼橡胶圈,套管与阻尼橡胶圈之间留有缓冲间隙,风浪作用下多层缓冲间隙起到消减波浪力的冲击作用;所述地面观赏鱼池的底部设带加强筋的可拆卸盖板,加强筋与安全系统由限位装置连接,且盖板的边缘设有半封闭的螺旋桨驱动机构,通过智能控制终端可驱动休闲平台低速旋转;所述景观花池上部的花槽底部设有排水装置,且景观花池的外侧水中设有喷水系统,并且喷水方向朝向平台外侧;所述防雨遮阳机构采用复合纤维瓦封盖,支撑于景观花池内侧,支撑柱之间跨接横梁,遮阳、遮风帘设于立柱上方横梁暗槽,支撑柱上设有导轨,可安装隔断。
优选的,所述浮体由休闲平台下部的内填充轻型发泡材料的箱体(一)和潜于水下的底层内填充中空内腔双层结构带加强筋的箱体(二)组成,所述浮体的吃水部分呈圆形,所述加强筋呈顺时针弧线分布,减少平台旋转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长茂,未经梅长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37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