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4119.2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4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武成岗;王喆;唐博文;贾力陈;谢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5/78 | 分类号: | G06F15/78;G06F21/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祁建国 |
地址: | 10008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构 | ||
1.一种微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投机执行方式执行访存指令;
与该处理器对应设置的高速缓存,采用组相联模式,包括多个组,每个组包含多个缓存行,以及与该缓存行一一对应的标记项,该标记项包括第一标记项和第二标记项,该第一标记项用于保存该缓存行的缓存内容的原有的属性参数,该属性参数包括该缓存行的地址标记、脏数据标记和有效性标记;该第二标记项用于保存该缓存内容的瞬时/持续状态标记;
其中,当缓存行的缓存数据为处理器以投机指令装载的数据,且该投机指令处于未提交状态时,将该缓存数据标记为瞬时性数据,将该缓存行标记为瞬时单元;当缓存行的缓存数据为处理器以非投机指令或已提交投机指令装载的数据时,将该缓存数据标记为持续性数据,将该缓存行标记为持续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架构,其特征在于,该高速缓存还包括:瞬时/持续单元数量上限记录模块,用于分别记录该高速缓存每组中瞬时单元的数量上限Ntransient和持续单元的数量上限Npersistent,其中Npersistent+Ntransient=Nassociativity,Nassociativity为该高速缓存每组中缓存行数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架构,其特征在于,该高速缓存还包括:缓存行替换控制模块,用于选择该高速缓存的某组中瞬时单元或持续单元的缓存行进行替换;
其中,当该高速缓存某组中的瞬时单元数量达到Ntransient,且新增瞬时单元时,根据伪LRU策略,选取该组中某一瞬时单元进行替换;当该高速缓存某组中的持续单元数量到达Npersistent且新增持续单元时,根据伪LRU策略,选取该组中某一持续单元进行替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架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投机访存指令提交处理模块,用于在投机访存指令提交后,若投机失败,向该高速缓存发送投机失败处理请求,若投机成功,则向该高速缓存发送投机成功处理请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架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速缓存控制模块,包括:访存请求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初级访存请求;
其中,若该初级访存请求命中,则返回请求数据;反之,则向下级存储结构发出次级访存请求,获取该初级请求要访问的数据,当该下级存储结构返回该请求数据后,判断该初级访存请求的读/写类型;
若该初级访存请求为读请求,则将该请求数据装入对应高速缓存组的任一无效的瞬时单元,若没有无效的瞬时单元,则调用该缓存行替换控制模块,依据替换策略选取该高速缓存组内某一瞬时单元进行替换,若该初级访存请求为写请求,则将该请求数据装入对应高速缓存组的任一无效的持续单元,若没有无效的持续单元,则调用该高速缓存行替换控制模块,依据替换策略选取该高速缓存组内某一持续单元进行替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架构,其特征在于,该高速缓存控制模块还包括:投机成功请求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投机成功处理请求;
其中,当该投机成功处理请求中包含的投机指令访问的缓存行为瞬时单元,则将该投机访存指令访问的缓存行标记为持续单元;若当前高速缓存组的持续单元数量达到Npersistent,则触发该缓存行替换控制模块,选取该高速缓存组内某一持续单元进行换出,并将其标记成瞬时单元。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架构,其特征在于,该高速缓存控制模块还包括:投机失败请求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投机失败处理请求;
其中,当该投机失败处理请求中包含的投机指令访问的缓存行为瞬时单元,则将该投机访存指令访问的缓存行标记为无效的瞬时单元。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架构,其特征在于,该高速缓存还包括:高速缓存冲突性缺失计数模块,用于记录该高速缓存中瞬时单元和持续单元发生冲突性缺失的次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架构,其特征在于,该高速缓存还包括:瞬时单元/持续单元动态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该高速缓存中瞬时单元和持续单元发生冲突性缺失的次数,并根据预设的阈值,调整Ntransient和Npersisten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1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