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机废料的有机无机长效水稻专用肥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4369.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来;乔艳;刘东海;胡诚;张智;李世涛;白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G3/40;C05G3/9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机 废料 无机 长效 水稻 专用肥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废料的有机无机长效水稻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利用氨基酸下游产品、火电厂鸡粪草木灰、腐殖酸、生物炭、微生物菌剂制备掺混料A;将尿素进行聚氨酯和热熔胶分层包膜,得预混料B;将预混料A与预混料B按比例根据不同的地区土壤养分状况和产量要求进行掺混,形成为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长效水稻专用复混肥料。本发明将酸性的氨基酸下游产品同碱性的鸡粪草木灰进行混合,对酸碱进行中和,同时利用氨基酸的酸性将草木灰中的枸溶性磷转化一部分成水溶性磷,提高磷的利用效率,加入腐殖酸或生物炭可以对肥料中的中微量元素有一定的络合作用,提高肥料中养分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有机废料的有机无机长效水稻专用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酸水解法在生产合格的医用、食用氨基酸后,会形成大量的低含量氨基酸产品,利用价值低,并含有大量的酸,以致利用受限,大部分只能成为需要特殊存放的废弃物,少量的用来生产氨基酸叶面肥料,以及做为有机肥料原料来加以利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酸水解氨基酸下游产品因为含有大量的盐酸,pH值很低,直接利用会对作物生长造成影响,做为氨基酸叶面肥利用量太少,做为有机肥料的原料,如果用量太大,极易造成有机肥料中电导率偏高,影响作物的根系生长、死苗、造成肥害,在设施栽培中问题更加突出,鸡粪草木灰因为碱性太强,现阶段主要是用来做为酸性土壤改良剂使用,经济价值不高,施用不便,利用率不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酸性氨基酸下游产品盐分含量高,并含有较多的氯离子(16%左右),应用于忌氯作物会造成作物生长的影响,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同时其pH值太低,直接应用会加速土壤酸化,鸡粪草木灰由于pH值高,不能直接施用,同时水分含量低,极易形成扬灰,施用极不便。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本肥料利用鸡粪草木灰的碱性来中和酸性氨基酸下游产品,将肥料的pH值调至中性,解决这两种原料不可单独使用的问题;添加腐殖酸和生物炭,进一步消除盐分对作物的危害,同时也可提高肥料中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添加微生物菌,增加了肥料活性又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无机氮肥采用缓控释包膜尿素,可实现氮肥全生育期一次施肥,减少施肥次数和用工;同时有针对性的利用有机废料中有效成分,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一个很好途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有机废料的有机无机长效水稻专用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有机废料的有机无机长效水稻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氨基酸下游产品、鸡粪草木灰、腐殖酸、生物炭、微生物菌加粘结剂,在园盘造粒机中造粒,转速30转/min,造料5分钟出料,80℃烘干、冷却、筛分,颗粒大小1-4mm,制备成掺混料A;
步骤二,将尿素放入园盘造粒机中加热到65-70℃,将聚氨酯包膜液分二次均匀喷于尿素表面,转速35转/min,包膜时间10min,然后将热熔胶加热至140℃,均匀喷于已包好聚氨酯的尿素颗粒表面,包膜2min后,停止加热边降温边包膜,到包膜尿素温度降至35℃为止,出料,得预混料B,包膜量为6.5%-7%;
步骤三,将预混料A与预混料B按比例根据不同的地区土壤养分状况和产量要求进行掺混,形成为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长效水稻专用复混肥料。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掺混料A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氨基酸下游产品与鸡粪草木灰按4:6的比例混合,放置15天,并进行多次翻堆;根据氨基酸和草木灰中养分含量,适当添加磷钾肥搭配成不同的N-P2O5-K2O比例;
(2)添加10-15%的腐殖酸或者10-15%左右的生物炭、0.2-0.4%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3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