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4633.6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钟越;赵朝辉;于梦露;兰诗玉;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创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陈小东 |
地址: | 4007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微流控 芯片 | ||
1.一种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盖板(2),所述底板(1)和所述盖板(2)通过连接板(3)形成具有通道(4)的芯片,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通孔(21),所述通道(4)内设置有依次与所述通孔(21)连通的滤血槽(41)、反应室(42)、时控阀门(43)、检测区(44)和废液池(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42)和所述检测区(44)均设置有微柱(5),所述微柱(5)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微柱(5)包括本体(51)和设置在所述本体(51)端部的弧形凸起(52),所述时控阀门(43)和所述检测区(4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反应室(42)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所述盖板(2)距离最近的两个侧面的距离为0.05-1mm,所述微柱(5)呈多层交叉布置在所述底板(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微柱(5)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为0.05-0.1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51)为圆柱,所述圆柱的直径为20-50μm,所述圆柱的高度为10-200μm,所述弧形凸起(52)的高度为10-100μm,所述弧形凸起(52)为半球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沿着所述通道(4)的流向方向倾斜布置使得所述反应室(42)呈漏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44)内间隔布置有多个检测点(441),所述微柱(5)设置在所述检测点(44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控阀门(43)所在的通道(4)设置有与所述通道(4)延伸方向垂直的挡条(431),所述挡条(431)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池(45)上设置有隔板(451),所述隔板(451)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板(3)的端部连接形成V形或U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4)内设置有多个支通道,所述支通道内设置有与所述滤血槽(41)依次连通的反应室(42)、时控阀门(43)和检测区(44),多个所述支通道(6)的检测区(44)与废液池(45)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创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创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6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百叶窗帘
- 下一篇:一种同时脱除硫化氢和氨气废气的吸收分解液、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