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4704.2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8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袁骏杰;黎相敏;孟洋;陈浩栋;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6 | 分类号: | G06F9/46;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部署于区块链中的接口智能合约对初始事务请求进行解析处理,并根据解析得到的数据产生链外处理请求,其中,所述初始事务请求由业务智能合约产生,且存在链外处理需求;
通过可信数据源系统中配置的控制模块,获取所述链外处理请求;
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从可信计算环境的区块链账户计数池中为所述链外处理请求分配计数值;
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将分配有计数值的链外处理请求传输给所述可信数据源系统中配置的可信计算环境;
相应的,所述可信计算环境产生的处理结果中携带有分配的所述计数值;
通过可信数据源系统中配置的可信计算环境执行所述链外处理请求,生成处理结果;
通过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可信计算环境产生的处理结果,并反馈给所述接口智能合约;
通过所述接口智能合约将所述处理结果反馈给所述业务智能合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部署于区块链中的接口智能合约对初始事务请求进行解析处理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接口智能合约,获取业务智能合约被调用时产生的初始事务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可信数据源系统中配置的可信计算环境执行所述链外处理请求,生成处理结果包括:
通过可信数据源系统中配置的可信计算环境执行所述链外处理请求,生成处理结果,并封装为结果事务请求;
采用所述可信计算环境的区块链账户私钥对所述结果事务请求进行签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结果中还携带有安全容器实例的代码存证,所述代码存证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安全容器实例的运行代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可信数据源系统中配置的控制模块,获取所述链外处理请求,并传输给所述可信数据源系统中配置的可信计算环境包括:
通过可信数据源系统中配置的控制模块,获取所述链外处理请求;
通过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链外处理请求确定对应的安全容器实例;其中,所述可信计算环境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安全容器实例;
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链外处理请求传输给所述安全容器实例;
其中,每个所述安全容器实例分配有一对区块链账户私钥和公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可信数据源系统中配置的可信计算环境执行所述链外处理请求,生成处理结果包括:
通过可信数据源系统中配置的可信计算环境,按照所述链外处理请求访问读取外部数据源;
通过所述可信计算环境,从读取的外部数据中解析获得所述链外处理请求所需处理数据;
通过所述可信计算环境,对所述所需处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部署于区块链中的接口智能合约对所述初始事务请求进行解析处理,并根据解析得到的数据产生链外处理请求包括:
通过部署于区块链中的接口智能合约,计算所述初始事务请求所请求数据的哈希值;
通过所述接口智能合约基于所述初始事务请求的事务标识、所请求数据、所述哈希值、所述业务智能合约的接口地址和回调函数,产生所述链外处理请求;
相应的,通过所述接口智能合约将所述处理结果反馈给所述业务智能合约包括:
通过所述接口智能合约,根据所述处理结果执行回调函数,按照所述业务智能合约的接口地址将所述处理结果进行反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7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并行化SQL自动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