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的降压模式恒电压控制方法及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4865.1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4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波;李睿;韩啸;张胜发;李锡光;阳志超;乔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恒信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双向 直流 变换器 降压 模式 电压 控制 方法 电路 | ||
1.一种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的降压模式恒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第一输入桥臂、第二输入桥臂、第一输出桥臂及第二输出桥臂;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处于降压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输出电压与预设电压的差值,调节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占空比;
当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占空比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调节预设移相角的占空比,所述预设移相角为所述第一输入桥臂的触发脉冲超前于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触发脉冲的移相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调节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占空比时,控制所述预设移相角的占空比维持不变;
在调节所述预设移相角的占空比时,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占空比维持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输出电压与预设电压的差值,调节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占空比,包括:
采样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输出电压,并计算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输出电压与所述预设电压的差值;
对所述差值进行比例积分调节处理,获得第一待处理信号;
对所述第一待处理信号进行第一限幅处理,获得第一占空比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占空比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开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幅处理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占空比信号的上限不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预设移相角的占空比,包括:
对所述第一待处理信号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差值进行第二限幅处理,获得第二待处理信号;
对所述第二待处理信号依次进行比例调节处理和第三限幅处理,获得第二占空比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占空比信号控制所述预设移相角的占空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幅处理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待处理信号的下限不低于0;
所述第三限幅处理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占空比信号的下限不低于第二预设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占空比信号以及预设比值调节所述所述第一输入桥臂的占空比,其中,所述预设比值为所述第一输入桥臂的触发脉冲的占空比与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触发脉冲的占空比之间的比值。
8.一种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的降压模式恒电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占空比调节电路,用于连接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的第一输出桥臂,并在所述当所述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处于降压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输出电压与预设电压的差值,调节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占空比;
第二占空比调节电路,用于连接所述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的第一输出桥臂和第一输入桥臂,并当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占空比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调节预设移相角的占空比,所述预设移相角为所述第一输入桥臂的触发脉冲超前于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触发脉冲的移相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占空比调节电路包括:
比例积分调节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用于采样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输出电压,并将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输出电压与预设电压作为差分输入信号,对所述差分输入信号进行比例积分调节处理,获得第一待处理信号;
第一限幅电路,连接所述比例积分调节器和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用于对所述第一待处理信号进行第一限幅处理,获得第一占空比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占空比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输出桥臂的开关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占空比调节电路包括:
第二限幅电路,与所述积分比例调节器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待处理信号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差值进行第二限幅处理,获得第二待处理信号;
调节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限幅电路、所述第一输出桥臂和所述第一输入桥臂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待处理信号依次进行比例调节处理和第三限幅处理,获得第二占空比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占空比信号控制所述预设移相角的占空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恒信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东莞市恒信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8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