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热炭气多联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4964.X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4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发;郑忠海;张雯;杨铁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汾淼森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左文 |
地址: | 041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热炭气多 联产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热炭气多联产系统,包括生物质热炭油气联产子系统、余热回收利用供热子系统。余热回收利用供热子系统能够回收利用生物质热炭油气联产子系统产生的烟气和工艺循环水余热,并对外提供蒸汽和高温热水,从而实现生物质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取得良好的技术和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农作物秸秆、树木枝等自然有机物质,也是富含碳氢元素和热能的原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国内外也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生物质能的利用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利用生物质能的设备多为生物质锅炉、生物质发电机组和户用生物质取暖炉等,这些设备的燃料为生物质成型颗粒。生物质成型颗粒的加工过程包括对秸秆、树木枝等原料进行干燥、压缩的环节,因此生产加工的耗能及成本很高。另外,近年来新兴的技术还有将生物质加热升温分解成焦炭、焦油、木醋液和热解气的联合生产技术。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4861996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热解炭气油多联产系统,并披露了一种连续的生物质热解工艺流程。该流程利用生物质燃烧排放的烟气加热干燥原料,在一定程度上回收了余热,余热回收利用不彻底,生物质热解各工艺环节中仍存在有大量余热未被回收利用,系统的节能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
由此可知,目前利用生物质供热的技术与生物质热解技术是独立存在的,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生物质热解联产炭、油、气的同时实现生物质能供热的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物质热解过程中余热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生物质供热技术独立存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热炭气多联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生物质热炭油气联产子系统和余热回收利用供热子系统;
所述生物质热炭油气联产子系统将生物质原料热解为木炭和/或木焦油和/或木醋液和/或热解气;
所述余热回收利用供热子系统回收所述生物质热炭油气联产子系统的余热并对外供热;
所述余热回收利用供热子系统回收的余热包括所述生物质热炭油气联产子系统的烟气余热和/或工艺循环水余热。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质热炭油气联产子系统包括烘焙炉、燃烧炉、热解炉、螺旋出料机、旋风分离器、空冷塔、水冷塔、洗涤塔、净化塔、储气柜、水封罐、除尘器、冷却水池、醋液池、碱液池。
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回收利用供热子系统包括燃气热源、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热泵机组、空预器、水预器、蒸汽热用户和采暖热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质热炭油气联产子系统产生的热解气通过管路输送至余热回收利用供热子系统的燃气热源,作为燃料提供动力;
所述燃气热源产生的烟气与所述生物质热炭油气联产子系统产生的烟气混合,再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所述空预器加热来自外界的空气,被加热的空气通过管路输送至所述燃气热源助燃;另一路进入所述水预器加热第一冷媒,所述第一冷媒为燃气热源补给用水;
所述燃气热源向外部输送蒸汽和/或高温热水;
所述蒸汽通过管路输送至蒸汽热用户;
所述高温热水通过管路输送至采暖热用户,在所述采暖热用户处释放热量后的低温回水通过管路输送至所述热泵机组。
进一步的,所述热泵机组用于将来自所述洗涤塔的喷淋液中的热量提取和传递至采暖热用户的回水中,使之进行第一次温升;
所述热泵机组通过管路与第二换热器相连,采暖热用户的回水从所述热泵机组得到第一次升温后,通过此管路进入第二换热器;
所述来自洗涤塔的喷淋液在经过所述热泵机组后回到所述碱液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汾淼森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临汾淼森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4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