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铅酸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5218.2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9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孙言行;杨巨鹏;杨振华;张尧;王杰;李晨旗;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凌云蓄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10/14;H01M50/102;H01M50/114;H01M4/73;H01M4/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2130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车铅酸 蓄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铅酸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槽、蓄电池盖、安全阀、极群和电解液,蓄电池槽每格的内腔底部设有两道留胶槽,在蓄电池装配时,先向留胶槽内注入第一热熔胶,再装入极群,各个极群分别通过第一热熔胶固定在蓄电池槽的底部;极群包括负极板、AGM隔板、正极板、汇流排和极柱,极群的装配压力在35kPa‑45kPa,极群的上部加有两道第二热熔胶,第二热熔胶将负极板、AGM隔板和正极板固定,电解液吸附在负极板、AGM隔板和正极板中。热熔胶将极群粘接在蓄电池槽内部,以及极群上部所加的热熔胶对正极板和负极板以及AGM隔板的固定,防止了蓄电池在振动过程极板间的上下窜动,增强了蓄电池的耐振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商用车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蓄电池为商用车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为车辆的起动、点火和照明提供电能。由于商用车行驶气候条件复杂多变,蓄电池既要满足极寒条件下车辆的起动要求,又要适应如石子路、河滩、矿山等极端路面上的颠簸条件。蓄电池的低温起动性能和耐振动性能为商用车蓄电池的关键技术指标。
目前商用车蓄电池在低温条件不能起动车辆、耐振动性能不足的现象经常发生,为车辆的司乘人员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另外,随着人们对生活舒适度的不断追求,商用车设计了空调、热水器、电磁炉、电热毯等电器,以提高司乘人员工作的舒适性。当车辆停止后,用发动机带动电器工作时,由于发动机燃油用量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不经济。为改变这一现状,目前的商用汽车设计为,在车辆停止后关闭发动机,用车载的起动用蓄电池对电器进行供电的工作模式,从而降低燃油消耗。
目前商用车蓄电池主要是按GB/T 5008.1-2013要求进行设计,可满足车辆的日常起动和意外情况下的应急供电使用。GB/T 5008.1-2013中对蓄电池循环耐久能力的要求为:普通(A类)蓄电池循环耐久能力(循环耐久Ⅰ)不少于120次,也就是25%DOD循环不少于120次;长寿命耐振动(B类)蓄电池循环耐久能力(循环耐久Ⅱ)不少于5个周期,也就是50%DOD的循环不少于90次。故用目前车载220Ah普通(A类)蓄电池带动商用车空调制冷使用寿命不足60天,相应的长寿命耐振动(B类)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也仅在90天左右。蓄电池如此短的使用寿命,达不到预期一年的使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商用车铅酸蓄电池,以解决蓄电池低温起动性能低、耐振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一种商用车铅酸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槽、蓄电池盖、安全阀、极群和电解液,蓄电池槽与蓄电池盖采用增强PP塑料注塑成型,两者通过热封粘接在一起;各个极群通过穿壁焊接串联;安全阀通过螺纹密封固定在蓄电池盖的注液孔上;蓄电池槽每格的内腔底部设有两道留胶槽,在蓄电池装配时,先向留胶槽内注入第一热熔胶,再装入极群,各个极群分别通过第一热熔胶固定在蓄电池槽的底部;极群包括负极板、AGM隔板、正极板、汇流排和极柱,极群的装配压力在35kPa-45kPa,极群的上部加有两道第二热熔胶,第二热熔胶将负极板、AGM隔板和正极板固定,电解液吸附在负极板、AGM隔板和正极板中。
进一步,蓄电池槽和蓄电池盖的壁厚为3mm-5mm,并且蓄电池槽外壁设置有厚度为2mm-3mm的纵向加强筋,蓄电池槽与蓄电池盖组成的腔体内部能够承受60kPa以上的正压。
进一步,留胶槽的宽度为8mm-15mm、深度2mm-5mm,长度与蓄电池槽底部的宽度一致。
进一步,热熔胶材料为聚丙烯或聚乙烯为基材,软化点在120℃以上。
进一步,极群的上部加有的两道第二热熔胶的尺寸:宽度10mm±1mm,长度与极群厚度一致。
进一步,安全阀的开阀压为14kPa-20kPa、闭阀压为9kPa-14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凌云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凌云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5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宠物窝及其控制系统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回转炉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