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安全监控方法、装置及安全监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5357.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0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量;许振斌;谢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家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06 | 分类号: | G10L15/06;G10L15/16;G10L15/22;G10L17/00;G10L17/02;G08B21/02;G08B25/01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白利霞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化工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安全 监控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安全监控方法、装置及安全监控设备,具体地,安全监控设备首先通过声音采集模块采集车辆内的声音信号,然后利用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该声音信号进行识别,以识别出所采集的声音信号是否为告警信息。如果识别出声音信号为告警信息时,则控制警报装置发送警报信号。也就是,通过独立的安全监控设备实现对车辆内情况的监控,当车辆内发生紧急情况时,安全监控设备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自动识别出紧急情况,并进行警报,以引起周围人群的注意,帮助用户及时脱离危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安全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安全监控方法、装置及安全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互联应用不断出现。其中,网约车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利,然而,新事物成长的过程总伴随着一些问题,“安全问题”一直是网约车摘不掉的问题标签。
虽然,网约车制度虽日益完善,但近期出现的网约车造成司机或乘客遇害的问题,使得用户心存忌惮。目前网约车服务平台在其相应的客户端上增加紧急求助功能,当用户察觉所处环境存在危险时,可以通过触发客户端的紧急求助按钮实现报警功能。然而,该项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用户主动察觉,并且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当用户未及时察觉到危险或者被控制时,无法实现主动报警,仍无法保证人身安全。因此,如何可以在出现危险情况时,实现自动报警,提高乘车安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安全监控方法、装置及安全监控设备,以实现自动报警,提高乘车安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安全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安全监控设备,所述安全监控设备安装于所述车辆,所述安全监控设备包括声音采集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声音采集模块所采集的车辆内的声音信号;
利用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识别所述声音信号是否为告警信息;所述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为利用训练样本预先生成的网络模型;
当所述声音信号为所述告警信息时,控制警报模块发送警报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警报模块发送警报信号,包括:
控制警报模块的警示灯闪烁;和/或,控制警报模块的扬声器发出警报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声音信号为告警信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车辆管理平台和/或安全监管平台发送报警信息,以使得所述车辆管理平台和/或所述安全监管平台根据所述报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所述报警信息至少包括所述车辆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声音信号为告警信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声音信号发送给安全监管平台,以便所述安全监管平台从所述声音信号提取加害者的声纹信息,并对所述声纹信息进行存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深度学习网络模型无法识别所述声音信号是否为告警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声音信号以及所述声音信号对应的分类标签作为训练样本对所述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训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利用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识别所述声音信号是否为告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通过所述声音采集模块获得所述车辆内在正常状态下的背景声音信号;
从所述声音信号中减去所述背景声音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安全监控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安全监控设备,所述安全监控设备安装于所述车辆,所述安全监控设备包括声音采集模块,所述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家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家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5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