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头顶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5375.3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6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傅德皓;肖宝钧;刘松相;李锐;刘国辉;杨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9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万文广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球头顶棒,包括球头段、杆体段和把手段,所述球头段前端具有圆锥状尖头,球头段后端与杆体段前端连接且两者呈Z型结构,杆体段后端与把手段一端连接,球头段中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导向孔,导向孔用于置入骨钉,所述球头段中设有贯穿导向孔孔壁与球头段外壁的侧开槽,侧开槽的宽度不小于导向孔的直径。相比于现有技术,其球头顶棒中增设了置入骨钉的导向孔,并将球头段与杆体段整体设计为Z型结构,从而预留置入骨钉的操作空间,使球头顶棒集复位与导向功能于一体,简化了骨钉置入的步骤,提高了骨钉置入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头顶棒。
背景技术
球头顶棒是骨科手术中的常用器械,其结构为前端设有球头的直杆,球头前端具有圆锥状尖头。在骨折复位手术中,球头顶棒的作用在于顶紧骨面实现复位,随后置入骨钉完成固定。我司发明人在临床手术中发现,上述骨折复位手术的步骤过于繁杂,增加了手术时间,而且球头顶棒占据了最佳进针点,影响了置入骨钉的角度,因此,传统的球头顶棒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球头顶棒,使球头顶棒集复位与导向功能于一体,简化了骨钉置入的步骤,提高了骨钉置入的精准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球头顶棒,包括球头段、杆体段和把手段,所述球头段前端具有圆锥状尖头,球头段后端与杆体段前端连接且两者呈Z型结构,杆体段后端与把手段一端连接,球头段中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导向孔,导向孔用于置入骨钉。
进一步的,所述球头段中设有贯穿导向孔孔壁与球头段外壁的侧开槽,侧开槽的宽度不小于导向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段与把手段连接后呈Z型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板,导向板与球头段为可拆卸连接,导向板与球头段连接后,导向板平行于球头段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上设有支架杆,支架杆远离导向板的一端延伸至把手段处。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与球头段为插接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相比于现有技术,其球头顶棒中增设了置入骨钉的导向孔,并将球头段与杆体段整体设计为Z型结构,从而预留置入骨钉的操作空间,使球头顶棒集复位与导向功能于一体,简化了骨钉置入的步骤,提高了骨钉置入的精准度;
2、在球头顶棒上增设可拆卸连接的导向板,在趋于平面的骨面处,导向板与该处骨面贴合,进而保证导向孔与该处骨面平行,避免骨钉打歪,降低了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球头顶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球头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球头顶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球头段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1、球头段,2、杆体段,3、把手段,4、导向孔,5、侧开槽,6、导向板,7、支架杆,8、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53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便携式电力设备底座
- 下一篇:一种双向拉伸带顺序开合的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