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6123.2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3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继承;李显旺;张彬;田昆鹏;沈成;刘浩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57/20;A01D57/22;A01D5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张业放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物 立姿 输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包括机体,机体前方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背离机体一侧上端面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端面水平且间隔设置有多个割刀,工作台靠近机体一侧上端面竖直设置有一对传动轴,一对传动轴的外壁之间缠绕有传送带,传送带表面竖直且间隔设置有传送挡板。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当使用上述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运输高秆作物时,割刀将高秆作物割断,高秆作物落入相邻两个传送挡板间,传送挡板推动高秆作物沿工作台上端面滑动,实现高秆作物立姿运输,具有方便收集运输以及后期加工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
背景技术
高秆农作物指茎秆比较高的农作物,在我国主要是高粱和玉米。高秆农作物的收获主要包括果穗收获和茎秆收获两项内容。就玉米机械化收获而言,通常采用的作业形式是,首先将玉米摘穗,然后将摘穗后杂乱无章的玉米茎秆粉碎还田。
现有的玉米收割机割台均具有割台体、设置于割台体前端的割刀装置及对应的输送装置,割台的主要作用是切割玉米秸秆并摘取果穗。玉米秸秆进入割台后,首先被割刀切割,然后向后输送,同时通过摘穗辊向下挤压秸秆并摘除果穗。
通过利用现有的玉米收割机完成对玉米摘穗,而摘穗后的玉米秸秆以无序状态抛于割台下方,部分玉米秸秆将被轮胎碾压于土壤之中。因此,是不利于高秆作物的收集和运输,从而给后续的加工处理加大难度,因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具有方便收集和运输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背离机体一侧上端面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端面水平且间隔设置有多个割刀,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机体一侧上端面竖直设置有一对传动轴,一对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之间缠绕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表面竖直且间隔设置有传送挡板,所述传送挡板背离所述传送带一端侧壁与所述割刀边缘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收割并运输高秆作物时,只需要启动机器,并将割刀移动至高秆作物前方,实现高秆作物切割作业,并且当秆作物被割刀割断后,落入相邻两个传送挡板之间,传送带带动传送挡板转动,并推动高秆作物沿工作台上端面滑动,实现高秆作物立姿运输,所有高秆作物均能被整齐的运输,防止高秆作物出现杂乱无章的堆积在一起的情况,具有方便收集运输以及后期加工的优点。高秆作物被隔断后,传送挡板迅速将高秆作物推走,防止割刀和支撑座表面高秆作物堆积而影响切割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挡板背离所述传送带一端向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弯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运输高秆作物时,传送挡板背离向传送带传送终止端弯折的一端可以钩住高秆作物,防止高秆作物滑入传送挡板之间后出现倾倒,对后续运输高秆作物造成影响,提升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多对支撑杆,每对所述支撑杆均分布于所述割刀两侧,每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均沿机体前进方向水平设置有导向杆,每对所述导向杆背离所述机体的一端平行,且另一端相互靠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高秆作物立姿输送机运输高秆作物时,高秆作物被割断后,沿着导向杆滑动,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每对导向杆背离所述机体的一端平行,且另一端相互靠近,使得高秆作物落入传送挡板间并被运输时,无法落回至两个导向杆之间,具有阻隔高秆作物回倒的优点。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传送带传送终止端一侧滑动连接有开口方向竖直向上,且靠近所述传送带一侧也呈开口状的储物箱,并且储物箱内部竖直设置有若干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所述储物箱分隔为若干储存空间,所述机体设置有驱动所述储物箱滑动的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6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