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颜色的堆叠式三维码编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方法、解码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6154.8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2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薛峰;张万友;林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提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7/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尹英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颜色 堆叠 三维 编码 方法 装置 解码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颜色的堆叠式三维码编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方法、解码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属于三维码技术领域。该编码方法通过获取待编码数据,将所述待解码数据按照预定规格分块,生成数据块;对每个数据块均生成同一规格的二维码;叠加所述每个二维码像素的RGB颜色值,从而得到一个由多层二维码叠加形成的三维码。该方法实现方式简单,编码、解码速度快,数据容量是同等像素二维码的3倍,且在图像数据编码后无法被其他工具识别或破解,保障图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满足了企业对信息保密要求。解决了现有的编码图像的方法数据量表达量低,传输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维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颜色的堆叠式三维码编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方法、解码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QR Code是一种由黑白两色方格组合而成的正方形二维码。QR是英文Quick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因为发明者希望QR Code可以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QR Code最早应用于汽车零件管理,而后应用于各种行业中的仓储管理。现在,由于网络媒体的发达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也越来越依赖透过智能手机来获得所需的信息。由于良好的信息跟踪能力,二维码已被行销和宣传行业广泛采用,常用于广告媒体传输上,使用者透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即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步,计算机的功能已相当强大,对信息存储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原本的二维码由于信息存储量小,已不能满足计算机用户和条码用户的需求,因此在二维码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一个维度得到三维条码,三维条码能够表示的数据也就更多,具有更多的信息容量,即空间中的任何一点均可分别由X轴、Y轴与Z轴的参数来描述,在由X轴与Y轴所决定的二维平面码的基础上引入Z轴层高的概念,从而使编码容量有了大幅提高。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0146047.2,公开了一种三维码生成方法,首先产生一张包含嵌入信息的二维码,利用待处理图像得到阈值层,再判断模组区块属性,调整模组区块亮度,将处理后的图像与二维码定位标志对应的区域进行混合处理成为三维码。此种方法可提高三维码的识读质量,提高解码正确率,实现优化视觉的目标。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300830.7,公开了一种三维条码的编码和解码方法及装置,编码通过分析计算机中的文件信息,通过读取计算机语言,对信息做进一步的压缩,加密处理,并重新排列成可供三维条码识别装置能识别的三维彩色条码,将计算机信息变化成可影印在平面上的三维彩色条码。解码通过采集平面上的三维条码标签,并对采集图像做数字化分析,解析出条码中所包含的有用数据,并用预存在标签识别装置中的识别程序对数据进行还原化处理,解出包含在三维条码中的计算机信息,并通过识别装置直接显示计算机信息。本发明可以使得三维条码的信息存储量增大,并对提高条码的纠错能力。
但是,对信息保密严格的企业来说,网络安全至关重要,企业不允许内外网有物理连接,且也不允许通过wifi等无线信号连通内外网的前提下,但要实现内外网的数据传输,一般通过将内网需要传输的数据编码生成编码图像,以摄像头拍照采集图像后解析图像获取数据从到外网,但是现有的编码图像的方法数据量表达量低,传输速度慢。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的编码图像的方法数据量表达量低,传输速度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颜色的堆叠式三维码编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方法、解码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该编码方法通过获取待编码数据,将所述待解码数据按照预定规格分块,生成数据块;对每个数据块均生成同一规格的二维码;叠加所述每个二维码像素的RGB颜色值,从而得到一个由多层二维码叠加形成的三维码。该方法实现方式简单,编码、解码速度快,数据容量是同等像素二维码的3倍,且在图像数据编码后无法被其他工具识别或破解,保障图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满足了企业对信息保密要求。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提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提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6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