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铣加工中心的刀塔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6359.6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8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尹建贺;郑胜华;蒋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市建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7 | 分类号: | B23Q3/157;B23P2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2057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中心 总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铣加工中心的刀塔总成,整体呈为盆状的刀塔的周面上间隔设置孔位用于安装装夹刀具的切削主轴,位于刀塔背面的盆口处连接有刀塔连接套,刀塔连接套与刀塔的回转中心一致,刀塔连接套向机箱所在侧延伸布置并与机箱构成周向转动、轴向限位配合。刀塔上的开设孔位用于安装切削主轴,为满足切削要求的可以选择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刀具,实现钻铣加工的需求的刀塔的换刀动作由其转动动作实现,从而保证了换刀作业的及时响应,由于避免了刀塔的轴向位移动作,消除了轴向位移带来的定位误差,自然保证了切削主轴的位置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铣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制造业对机加工的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机加工设备早已无法胜任日益苛刻的工艺需求,因此诞生了数控机床这种自动化程度极高的机加工设备,数控机床采用数控系统自动控制机床的切削、进给等动作,能够实现切削量的精准控制,同时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加工中心是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数控机床,能够将铣削、钻孔等多种工序相结合,结合工作台的位置调整、刀具的转位换刀实现切削加工,自动化程度极高,然而这种突出的优越性也注定其具有不菲的制造和使用成本,一台加工中心的售价往往高达上百万甚至几百万,一般的中小企业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成本。
本申请人的名称为“一种钻攻中心”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5791935),核心技术方案是机箱上设有用于驱动刀盘20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30,所述刀盘20的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装夹刀具的切削主轴23,各切削主轴23沿刀盘20径向转动设置且各切削主轴23内端均设有齿轮24;所述刀盘20沿自身轴线方向伸缩设置,且机箱10上设有用于驱动刀盘20伸缩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机箱10上还设有过渡齿轮41,所述过渡齿轮41与机箱上设置的第三驱动单元40构成传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0、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刀盘20旋转、伸缩的过程中,能够使各切削主轴23内端的齿轮24与所述过渡齿轮41交替啮合。由此可见,切削主轴23内端的齿轮24与所述过渡齿轮41交替啮合时传递切削动力,转位换刀时切削主轴23随刀盘20轴向位移并使齿轮24与所述过渡齿轮41分离,换刀到位后刀盘20轴向位移需要齿轮24与所述过渡齿轮41重新啮合。上述方案中,齿轮24与所述过渡齿轮41重新啮合时,齿峰与齿谷对位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换刀后回位准确性,即换刀耗时难以控制,另外,刀盘换刀时既要作转动又要作轴向位移,结构复杂且累积误差大,加之转动限位和轴向限位均依赖于齿盘盘面加工、配合精度,所以切削主轴23的位置精度较低,自然加工精度受到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化、多用途的钻铣加工中心的刀塔,换刀动作响应及时、加工时的定位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钻铣加工中心的刀塔总成,整体呈为盆状的刀塔的周面上间隔设置孔位用于安装装夹刀具的切削主轴,位于刀塔背面的盆口处连接有刀塔连接套,刀塔连接套与刀塔的回转中心一致,刀塔连接套向机箱所在侧延伸布置并与机箱构成周向转动、轴向限位配合。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刀塔上的开设孔位用于安装切削主轴,为满足切削要求的可以选择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刀具,实现钻铣加工的需求的刀塔的换刀动作由其转动动作实现,从而保证了换刀作业的及时响应,由于避免了刀塔的轴向位移动作,消除了轴向位移带来的定位误差,自然保证了切削主轴的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刀塔的主视图;图6是图5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机箱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机箱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市建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宣城市建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6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