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旱阳坡山地多模块造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6898.X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4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君;周佳丽;王瑞江;杨茜;任宏伟;白亮;薛桐;耿金川;王永林;张春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旱 阳坡 山地 模块 造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阳坡山地多模块造林的方法,属于干旱阳坡山地造林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干旱阳坡山地的不同地理条件提供了3种不同的模块,不同的模块种植不同树种,树种包括:针叶乔木树种:油松、华北落叶松、樟子松、侧柏;阔叶乔木树种:蒙古栎、白桦、白榆、山杏、火炬树;灌木树种:紫穗槐、沙棘、黄柳、柠条;藤本科植物:地锦、山葡萄;草种:冰草、无芒雀麦、披碱草、大籽蒿。本发明的模块造林方法在空间上以分批植入的方法,利用乔木大苗遮荫的效果,促使灌木类成活,以提高地表植被种类和数量,使模块内快速形成局部小气候,增加植物和微生物含量,加速植被恢复,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山地生态环境,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和造林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旱阳坡山地造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旱阳坡山地多模块造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冀北干旱阳坡山地由于风沙大,降雨量少、蒸发量大、适生树种少、立地条件差、地表植被脆弱等恶劣的生态环境,造林成活率极低。针对目前的现状,急需提供一种造林技术,以解决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旱阳坡山地多模块造林的方法。
本发明本着生态效益优先、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原则,采用多种模块的造林方式,高效合理地选择适生树种和造林模块,以促进环境良性循环,这种山地多树种的模块造林技术,操作简单,容易推广。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干旱阳坡山地多模块造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树种选择的原则
对当地自然条件、极端气候和恶劣的生境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二)干旱阳坡山地多模块树种的选择
(三)造林密度
针叶乔木树种株行距:3*3m;阔叶乔木树种株行距:3*4m,灌木树种株行距:2*2m;藤本科植物按株距0.5m栽植;草种每亩播种量为1.5-2.5公斤。
(四)模块造林
针对干旱阳坡不同的地理环境选择以下不同的模块:
模块1:土层山地,按土层厚度选择不同的造林树种进行模块造林:(1)土层厚度大于 50cm,整地规格为75-85*75-85*55-65cm,造林模块为针叶乔木树种和阔叶乔木树种带状混交;或者进行山地阶梯造林,每个阶梯10-15m,阔叶乔木树种、灌木树种带状混交,田间地头撒播草种;(2)土层厚度小于50cm,整地规格为50-60*50-60*40-50cm,造林模块为灌木树种和草种带状混交。
模块2:裸岩和半裸岩山地:裸岩地带进行客土造林后栽植藤本植物,半裸岩土层薄地带栽植针叶乔木、藤本或草本植物;栽植藤本科植物,整地规格为长90-110cm,宽50-70cm、客土深45-55cm的栽植沟,栽植沟每隔1-2m,定植1株侧柏,并在客土穴内撒播草种;
所述草种每亩播种量为1.5-2.5公斤;
模块3:半流动沙丘地带:1、设置防沙屏障:(1)在主风口处设置固体防沙屏障:铺设空心砖,空心砖规格:120cm*100cm,在空心砖内种植草种快速固沙,再用秸秆打成捆形成阻沙墙。(2)在坡度较缓处建立植物再生沙障:密植灌木树种,株行距0.2*0.3m,三行一带,形成植物和固体的多层次防护体系,层层削弱风力,阻止沙土蔓延。2、模块造林:网格状栽植黄柳、柠条,沙丘上部网格大小2*2m,沙丘底部网格大小6*6m。
进一步的,所述的针叶乔木树种包括油松、华北落叶松、樟子松、侧柏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阔叶乔木树种包括蒙古栎、白桦、白榆、山杏、火炬树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未经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68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