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轮组合驱动电动索道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7338.6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9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祥辉 |
主分类号: | B61B7/06 | 分类号: | B61B7/06;B61F9/00;B61F13/00;B61B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51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驱动 电动 索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轮组合驱动电动索道车,可自行于单轨或双轨索道上,包括多轮组合驱动单元、车架、乘坐装置、蓄电池、控制器、刹车手柄、操作开关和遥控器;在所述车架上方连接所述多个多轮组合驱动单元,所述多轮组合驱动单元设置多个从动轮和驱动轮上下夹紧并滚动连接在索道索轨上;所述车架下方连接所述乘座装置,所述乘座装置设计为固定式的轿厢、吊椅和配有涡轮减速箱旋转式的可转吊椅、加壳可转吊椅;所述控制器、蓄电池安置于所述车架上方或乘座装置内;所述操作开关、刹车手柄安装在所述车架下方或乘坐设备内;所述控制器分别电线连接所述多轮组合驱动单元中驱动轮的电机和所述蓄电池、操作开关,所述控制器以无线信号连接所述遥控器,所述刹车手柄用刹车线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运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索道上的一种多轮组合驱动电动索道车。
背景技术
索道运输已广泛用于工农业旅游娱乐业。索道车按行走方式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类,其中自行式索道车相对节能环保、轻便灵活,建造成本也相对较低,现在乡村山区不少地方利用本地的山水景色环境优势,开发供附近城乡居民休闲娱乐的小景区,就常用到自行索道车。这些小景区玩索道的游客量时多时少,现有的自行索道车的驱动装置大都是由单个电机按最大负载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后不能“按量配驱”,如按20名乘客设计制造的索道车,即便只有一个乘客也要用大电机大车箱整个运行系统才能把这个乘客送到目的地,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高。游客中男女老少能接受索道车的“刺激度”不同,一年四季气候不同,同一季节也有天气不同,现有的自行索道车的乘坐装置大都是按一种样式设计制造,不能“按需配座”。
自行索道车靠驱动轮在索轨上的滚动以获得反作用力推动车架带动乘坐装置行走,其所用的钢丝绳直径相对较小,车体相对较轻,车轮与索道的接触面积小,现有索道车的车轮大多是单向从上向下压在索轨上,靠车体自重压力在索道上获得的摩擦力相对较小,而索轨在风力或车轮摩擦滚动产生的振动力作用下会产生共振抖动甚至跳动,车轮容易出现打滑甚至脱轨现象,所以自行索道车需要解决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难题就是如何保证车轮“不脱轨”、 “不打滑”。有人虽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一种独立驱动索道车”(CN201821830994.X)设计“走行轮的轮辋外圈为凹槽形轮缘踏面结构,所述轮辋外圈凹槽两侧的轮缘的内壁设置轮缘角,防止跳轮;所述轮辋外圈凹槽底部为截面呈圆弧形的踏面,其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索道轨的截面的半径,其圆弧的弦长略大于所述索道轨的直径”,虽有利于防止车轮脱轨,但索轨在车轮下方还是开口的,索轨下方也没有压紧装置,所以不能完全解决“不脱轨”和“不打滑”的问题。又如“自行式索道车的驱动装置”(CN200680010421.6)方案中设置了“夹紧单元”、“摩擦衬垫”、“调整导轨”等装置,虽然能有效解决车轮“不脱轨”、“不打滑”的问题,但增加了很多结构复杂的辅助零部件,增加了索道车车体的自重,制作、安装、维护、运行成本相应增加,用于城市公交运输尚可,但不大适合乡村山区小景区使用。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尚待解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应用于单轨索道或双轨平行索道能够“按量配驱”、 “按需配座”、 “不脱轨”、“不打滑”多轮多组合驱动电动索道车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达到应用于单轨索道或双轨平行索道能够“按量配驱”、“按需配座”、“不脱轨”、“不打滑”交通运输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多轮组合驱动电动索道车的技术方案,该多轮组合驱动电动索道车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多轮组合驱动电动索道车,悬挂自行于索道上,包括多轮组合驱动单元、车架、乘坐装置、蓄电池、控制器、刹车手柄、操作开关和遥控器;
所述多轮组合驱动单元中的多个车轮同时作用于索轨夹紧并滚动连接在索轨上;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多轮组合驱动单元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方,各多轮组合驱动单元中至少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驱动轮;
所述驱动轮包括设有机械或电磁刹车装置的电机;
所述车架下方中部连接所述乘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祥辉,未经陈祥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73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