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循环流化床吸脱附耦合的高效催化氧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8207.X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8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邓林;李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2 | 分类号: | B01D53/12;B01D53/86;B01D53/44;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循环 流化床 吸脱附 耦合 高效 催化 氧化 系统 | ||
1.一种基于双循环流化床吸脱附耦合的高效催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
用于吸附颗粒进料的螺旋给料器(1)和用于吸附颗粒出料的排放口(13);
用于吸附、脱附的双循环流化床系统,其包括有机废气的吸附提升管(2)、吸附旋风分离器(3)、吸附返料器(4)、脱附提升管(5)、脱附旋风分离器(6)、脱附返料器(7);
用于有机废气催化氧化的系统,其包括催化氧化装置(9)、排空阀(10);
其中,所述的螺旋给料器(1)与吸附提升管(2)的底部相连;吸附提升管(2)的顶部与吸附旋风分离器(3)的顶部相连;吸附旋风分离器(3)的底部通过吸附返料器(4)与脱附提升管(5)相连,脱附提升管(5)的顶部与脱附旋风分离器(6)的顶部相连,脱附旋风分离器(6)的底部通过脱附返料器(7)与螺旋给料器(1)相连;
其中,脱附旋风分离器(6)的出口过第一管道与催化氧化装置(9)的进口接;催化氧化装置(9)的出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到脱附提升管(5)的底部;
其中,所述的第二管道设有排空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催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提升管(2)为快速流化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催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附提升管(5)为快速流化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催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鼓风机(11)、补风阀(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催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风阀(12)设置在第二管道上,所述补风阀(12)与鼓风机(11)通过第三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催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管道阻火器(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催化氧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阻火器(8)设置在第一管道上。
8.一种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效催化氧化系统对有机废气进行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吸附过程
有机废气从吸附提升管(2)底部的进气口进入吸附提升管(2);从螺旋给料器(1)的进料口加入吸附颗粒,吸附颗粒流入吸附提升管(2),再经有机废气的携带,从吸附提升管(2)的底部向上运动,然后到吸附旋风分离器(3)中,实现对有机废气中有机物的吸附处理,净化的气体从吸附旋风分离器(3)的出口排出;吸附了有机废气的吸附颗粒经吸附返料器(4)后落入到脱附提升管(5)进行脱附再生;
B、脱附过程
催化氧化装置(9)的高温净化尾气通过第二管道从脱附提升管(5)的底部进口中进入脱附提升管(5);步骤(A)中落入到脱附提升管(5)中吸附了有机物的吸附颗粒经高温净化尾气的携带,从脱附提升管(5)的底部向上运动,然后到脱附旋风分离器(6),实现了对有机物的脱附和吸附颗粒的再生;再生后的吸附颗粒经过脱附返料器(7)落入到吸附提升管(2)中,再次进行吸附;
C.催化氧化净化过程
步骤(B)中,脱附后的有机物随热空气通过第一管道流经管道阻火器(8)后进入催化氧化装置(9)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后的高温净化尾气经第二管道再次进入到脱附提升管(5)中,对吸附颗粒进行热脱附,实现有机物与吸附颗粒之间的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颗粒为分子筛或多孔沸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附提升管(5)的温度控制在15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2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色注射设备
- 下一篇:用于园林土壤的生态修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