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8245.5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根;张立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申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08;C04B20/10;C04B14/12;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高强轻质混凝土,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180‑200份、轻质粗骨料350‑450份、轻质细骨料300‑350份、掺合料160‑180份、水140‑150份以及减水剂4‑6份;所述轻质粗骨料为增强陶粒,所述增强陶粒采用如下方法制备:①取陶粒,将其置于水中浸泡20‑24h,然后将陶粒沥水1‑2h,得到吸水陶粒;②向吸水陶粒中加入其重量10‑20%的增强剂,在温度为70‑80℃的温度下,以50‑400r/min的速度搅拌30‑90min后,得到增强陶粒。本发明中的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干表观密度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高强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轻质混凝土是指采用轻质粗骨料、轻质细骨料、胶凝材料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的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以其轻质、保温、隔音、抗震等功能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非承重结构以及主要承重结构。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164334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沸石粉和天然河砂的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该轻骨料混凝土由以下组分组成:水泥217-224、粉煤灰200、沸石粉6-13、天然河砂150、页岩陶砂250、页岩陶粒350、水189-191、聚羧酸系减水剂8.6。
相较于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采用陶粒、沸石等多孔矿石代替天然碎石,可以大大减轻混凝土的重量,但是与天然碎石相比,添加陶粒、沸石等矿石的轻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明显低于添加天然碎石的混凝土,并且由于骨料重量的减轻,在大坍落度下,混凝土拌合物易离析、泌水以及轻骨料上浮的现象,导致泵送困难、硬化后混凝土密度分布不均,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如何能够提高轻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抑制轻骨料的上浮,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轻质混凝土,其具有抗压强度高、干表观密度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轻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轻质混凝土,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180-200份、轻质粗骨料350-450份、轻质细骨料300-350份、掺合料160-180份、水140-150份以及减水剂4-6份;所述轻质粗骨料为增强陶粒,所述增强陶粒采用如下方法制备:①取陶粒,将其置于水中浸泡20-24h,然后将陶粒沥水1-2h,得到吸水陶粒;②向吸水陶粒中加入其重量10-20%的增强剂,在温度为70-80℃的温度下,以50-400r/min的速度搅拌30-90min后,得到增强陶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封闭多孔结构的陶粒作为混凝土的骨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容重,而将陶粒先在水中浸泡,使其吸水,从而增加陶粒的重量,以抑制轻骨料上浮;将陶粒与增强剂混合,使得增强剂将已吸水的陶粒包裹,一方面可以增加陶粒的强度,从而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增强剂将已吸水的陶粒包裹,可以提高陶粒与胶凝材料的结合力,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降低混凝土的泌水、分层等现象,并且由于陶粒中已预吸水,并通过增强剂进行包裹,在其泵送的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仍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不会损害其泵送性能。
进一步地,陶粒为粒径5-25mm连续级配的页岩陶粒,陶粒的堆积密度为800-850kg/m3,筒压强度≥6.5MPa,吸水率6-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页岩陶粒是采用页岩为原料,经过高温焙烧精制而成,采用堆积密度为800-850kg/m3,筒压强度≥6.5MPa,吸水率6-10%,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一定的吸水性,将陶粒置于水中浸泡,可以增加陶粒的重量,以抑制轻骨料上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申华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申华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自动生产线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透水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