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8351.3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雅菲;范博;葛超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国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32 | 分类号: | F23G5/32;F23G5/44;F23G5/50;F23G5/46;F23L1/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系统 | ||
一种垃圾焚烧系统,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和分离器,其中,余热锅炉利用垃圾焚烧炉产生的烟气对水进行加热,所述分离器用于从余热锅炉排出的烟气进行除尘,所述垃圾焚烧炉包括外壳和供气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炉外壳内部的旋转床,旋转床中央沿轴向设置有通孔;供气装置包括排气栅帽、供气套管、第一供气管和阀球,其中,供气套管依次包括排气栅筒,横截面积依次减小以形成用于容纳阀球的腔体的段和用于插入供气管的筒形段;排气栅帽包括凸形帽和设置在凸形帽下端平行于凸形帽的轴向排布为圆筒形的排气栅筒,排气栅帽的排气栅筒和供气套管的排气栅筒可活动地连接;第一供气管插入在供气套管的筒形段内。本发明提供的垃圾焚烧系统可连续高温稳定燃烧,可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焚烧速度快,灰中未焚烧成份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系统,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垃圾,家庭垃圾等一般废弃物的焚烧炉受到社会的关注。这是因为,焚烧含氯物质的废弃物时,生成二噁英类,在环境上成为重要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对策是:确保废弃物的燃烧的温度为高温且高温下的保持设定长的时间,具体而言,要求燃烧温度为800℃以上且800℃以上的保持时间为2秒以上,其结果,需要能够确保800℃以上的燃烧温度的焚烧炉。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焚烧炉从炉的侧壁供气,如此使得处于炉床中央的垃圾低温燃烧,或者仅从炉的中央供气,如此导致处于炉床周边的垃圾低温燃烧,从而还会导致二噁英类生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连续高温稳定燃烧,可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的垃圾焚烧系统,可连续高温稳定燃烧,可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焚烧速度快,灰中未焚烧成份少。
为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系统,其包括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和分离器,其中,余热锅炉利用垃圾焚烧炉产生的烟气对水进行加热,所述分离器用于从余热锅炉排出的烟气进行除尘,所述垃圾焚烧炉包括外壳、供气装置和设置在炉外壳内部的旋转床,旋转床中央沿轴向设置有通孔,其特征在于,供气装置包括排气栅帽、供气套管、第一供气管和阀球,其中,供气套管依次包括排气栅筒,横截面积依次减小以形成用于容纳阀球的腔体的段和用于插入供气管的筒形段;排气栅帽包括凸形帽和设置在凸形帽下端平行于凸形帽的轴向排布为圆筒形的排气栅筒,排气栅帽的排气栅筒和供气套管的排气栅筒可活动地连接;第一供气管插入在供气套管的第二筒形段内。
优选地,旋转床的外周沿周向设置有凸环,外壳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具有环形凹槽的凸环,凹槽内设置有多个滚珠,旋转床的凸环置于外壳的凸环上。
优选地,垃圾焚烧系统还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构连接于锥形轮;旋转床下端外周设置有锥形齿环,锥形轮与锥形齿环啮合,电动机工作时,使旋转床沿外壳的凸环旋转。
优选地,在外壳上设置多个供气口,每个供气口连接第二供气管。
优选地,多个第二供气管与旋转床上表面的夹角在0度到45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供气装置的供气套管插入在通孔内,所述排气栅帽从通孔伸出并置于旋转床上端,所述凸形帽的下端面在旋转床上的垂直投影覆盖通孔。
优选地,排气栅帽的排气栅筒上设置有1个沿旋转床径向向外延伸的拨动杆。
优选地,垃圾焚烧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设置在炉内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控制第一供气管和多个第二供气管的控制阀,处理器接收温度传感器探测的垃圾焚烧炉温度,并根据温度值给控制阀提供控制信息,以控制第一供气管和多个第二供气管的供气量,使垃圾焚烧炉内垃圾燃料温度处于800摄氏度以上。
优选地,供气套管的排气栅筒由多条栅条组成,至少部分栅条的外部沿炉的轴向设置凸肋或者凹槽;排气栅帽的排气栅筒由多条栅条组成,至少部分栅条的内部沿炉的轴向设置凹槽或者凸肋;排气栅帽的凸肋能够活动地插入到供气套管凹槽中并能够从凹槽中拔出,或者供气套管的凸肋能够活动地插入到排气栅帽的凹槽中并能够从凹槽中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国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国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