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准追日光伏跟踪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8361.7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8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创修;罗易;陈亮;李春阳;周承军;陆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合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53 | 代理人: | 李非非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准 日光 跟踪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准追日光伏跟踪系统,包括主立柱、次立柱、驱动机构、轴承支座及转子,其中:设置于主立柱顶部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转轴、半圆形轨带及连杆:转轴根据黄赤交角倾斜设置并与电机相连,以获取电机提供的扭转力;半圆形轨带固定于转轴,可随转轴转动;连杆的一端铰接于半圆形轨带,可沿半圆形轨带上的铰接点转动;转子的主轴固定连接于连杆的另一端,以使转子随连杆运动;轴承支座活动连接于次立柱的顶部,主轴贯穿轴承支座并可在轴承支座内转动和轴向滑动。该系统利用半圆形轨带及连杆传动结构以模拟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运行,有效实现精准追日,且半圆形轨带及连杆结构可以实现双级减速,节省了驱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跟踪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精准追日光伏跟踪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跟踪器是保持太阳能电池板随时正对太阳,让太阳光的光线随时垂直照射太阳能电池板的动力装置,采用太阳能跟踪器能显著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530的发电效率。但是,现有的双轴光伏跟踪器传动成本高,且传动可靠性不高;单轴光伏跟踪器成本低稳定性高,但是对日精度不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过低。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6712683A,公开日为2016年11月15日,名称为“一种新型双轴光伏跟踪系统”,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轴光伏跟踪系统,包括一对光伏跟踪机构和至少四根钢丝绳;一对光伏跟踪机构分开设置;每个光伏跟踪机构包括:支撑支架、立卧式回转驱动装置、电机310和输出支架;所述至少四根钢丝绳的一端与一个光伏跟踪机构的输出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光伏跟踪机构的输出支架连接,且每个输出支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至少两根钢丝绳;光伏板与每根钢丝绳有至少一个点连接。但是该装置仍只能实现一个方向上跟踪太阳,对日精度不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准追日光伏跟踪系统,用以实现光伏组件的双维度精准对日追踪,所述精准追日光伏跟踪系统包括主立柱、次立柱、驱动机构、轴承支座及转子,其中:
所述次立柱及所述主立柱沿南北方向具有间隔的竖直设置;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主立柱的顶部,包括电机、转轴、半圆形轨带及连杆:所述转轴根据黄赤交角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同轴连接,以获取所述电机提供的扭转力并转动;所述半圆形轨带的直径与所述转轴轴线重合,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以随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半圆形轨带,铰接点根据项目地经纬度设置,铰接轴垂直于所述转轴并与所述半圆形轨带相切;所述转子的主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以使所述转子随所述连杆移动;
所述轴承支座活动连接于所述次立柱的顶部,所述主轴贯穿所述轴承支座并可在所述轴承支座内转动和轴向移动。
具体实施中,所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安装座设置于所述主立柱的顶部,其中:
所述驱动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主立柱顶部,所述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安装座两端的安装孔以转动,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安装座。
具体实施中,所述主立柱包括顶板、型钢柱体及加劲板,其中:
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型钢柱体的顶部并贴合连接于所述驱动安装座,所述加劲板设置于所述型钢柱体的侧壁顶部以加固所述顶板。
具体实施中,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减速器连接所述转轴,以传输扭转力。
具体实施中,所述轴承支座通过铰杆与所述次立柱活动连接,其中:
所述铰杆的顶端铰接于所述轴承支座的底端,且可相对于所述轴承支座绕铰接孔转动,所述铰杆的底端铰接于所述次立柱的顶部,且可沿所述主立柱与所述次立柱的排列方向俯仰转动。
具体实施中,所述主轴通过两个半圆形塑料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支座内,其中,两个所述半圆形塑料轴承套设于所述主轴,并可随所述主轴在所述轴承支座内转动;所述主轴可相对于两个所述半圆形塑料轴承沿轴线方向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3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载人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环氧树脂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