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线盒及永磁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8822.0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1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梅洛明;孙建锐;陈传龙;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明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安徽明腾永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H02K9/193;H02K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郭迎侠 |
地址: | 1000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永磁 电机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线盒及永磁电机,接线盒包括:绝缘盒体,其上设有第一穿线孔单元和第二穿线孔单元;第一接线端子块,设置在绝缘盒体内,第一接线端子块上设有三个第一接线单元;三个第二接线端子块,三者互相绝缘的设置在绝缘盒体内,三个第二接线端子块均与第一接线端子块绝缘布置,第二接线端子块上设有第二接线单元和第三接线单元;液体冷却装置,包括储液罐、输液泵、散热排及风扇,散热排设在绝缘盒体的外侧,风扇用于对散热排散热,储液罐、输液泵、第一接线端子块、第二接线端子块和散热排通过冷却液的输液管路串联连接并形成环形回路,以通过冷却液将第一接线端子块和第二接线端子块上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排,散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盒及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高效节能等一系列优点,是当今社会已得到了各个行业的广泛认可。并且由于同步电机的运行特性和其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其已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为减小体积、节省材料、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异步电动机正被永磁同步电动机逐步替代。
但现有的用于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低压大功率接线盒多采用双接线螺栓或者铜排直接连接,在接线时仅仅可以轻微过载,在大电流情况下,接线螺栓或者铜排和电缆都会严重发热,接线螺栓或者铜排会表面损伤严重,接线电缆也会引起绝缘老化,从而引发火灾或者使接线盒带电,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性较好的接线盒及永磁电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接线盒,应用于永磁电机,所述永磁电机包括三相绕组,所述接线盒包括:
绝缘盒体,其上分别设有第一穿线孔单元和第二穿线孔单元,所述第一穿线孔单元用于穿设自三相绕组的两侧引出的连接线,所述第二穿线孔单元用于穿设三相电的外部连接线;
第一接线端子块,其设置在所述绝缘盒体内,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块上设有三个第一接线单元,三个所述第一接线单元用于分别与自三相绕组中一个绕组的一侧引出的连接线连接;
三个第二接线端子块,其三者互相绝缘的设置在所述绝缘盒体内,且三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块均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块绝缘布置,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块上设有第二接线单元和第三接线单元,三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块的所述第二接线单元用于分别与三相绕组中的一个绕组的另一侧引出的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三接线单元用于与三相电中一相的外部连接线连接;
液体冷却装置,其包括储液罐、输液泵、散热排及风扇,所述散热排设置在所述绝缘盒体的外侧,所述风扇用于对所述散热排进行散热,所述储液罐、所述输液泵、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块、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块和所述散热排通过冷却液的输液管路串联连接并形成环形回路,以通过冷却液将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块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块上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块上设有多个贯穿其两端的第一输液孔,多个所述第一输液孔通过输液管路串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三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块上均设有若干贯穿其两端的第二输液孔,三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块上的所述第二输液孔通过输液管路串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盒体的底面上凸设有绝缘支柱,所述绝缘支柱的顶部设置有绝缘板,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块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块均安装在所述绝缘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板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卡槽,三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块分别卡嵌在三个所述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线孔单元设置在所述绝缘盒体的底面上,所述绝缘板的中部正对所述第一穿线孔单元的位置处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块设置在所述条形通孔的一侧,三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块依次设置在所述条形通孔的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明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安徽明腾永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明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安徽明腾永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输出耦合装置的调谐机构
- 下一篇:一种撕离型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