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电网动态稳定振荡中心的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58884.1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熊浩清;代飞;畅广辉;易俊;陈上吉;刘轶;张晓东;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电网 动态 稳定 振荡 中心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电网动态稳定振荡中心的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网特点设定运行方式,在所述运行方式下对所述电网进行仿真;在所述运行方式下确定预设的振荡模式下的振荡机组群;对所述振荡机组群进行模态分析,根据所述模态分析的结果按预设规则选择获得典型机组对;依据所述典型机组对对应的网络结构,确定所述振荡中心所在片区;监测采集所述振荡中心所在片区以及相邻片区的线路电压角度;根据所述线路电压角度通过预设规则,识别振荡中心断面位置;所述方法及系统可针对处于动态稳定的复杂的大型区域电网实现振荡中心的识别,为电力系统的计算分析,解列装置研究和设计提供研究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杂电网动态稳定振荡中心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电力系统已经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互联系统,由于网络结构变化、传输功能较高、电气距离较大等原因,不同区域或地区之间的联络线可能成为薄弱环节,在系统受到故障冲击后,可能会引发区域之间的振荡,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详细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分析,识别区域之间的主要振荡模式、振荡中心位置,发现系统的薄弱区域,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振荡中心的分析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一直都受到较高的重视,对其运行特性和原理也有较多的研究,在电力系统计算分析、解列装置研究和设计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的计算分析方面,振荡中心应用也非常广泛,但是基本上都是根据人为的经验进行判断分析,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方法和功能,例如一个处于动态稳定的复杂的大型区域电网,对其振荡中心的识别存在较大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对于处于动态稳定的复杂的大型区域电网的振荡中心的识别存在较大的难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电网动态稳定振荡中心的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及系统通过对预设的运行方式下的振荡机组群进行仿真,并根据机组功角及线路电压角度依据图论计算识别出振荡中心;所述一种复杂电网动态稳定振荡中心的识别方法,包括:
根据电网特点设定运行方式,在所述运行方式下对所述电网进行仿真;
在所述运行方式下确定预设的振荡模式下的振荡机组群;
对所述振荡机组群进行模态分析,根据所述模态分析的结果按预设规则选择获得典型机组对;
依据所述典型机组对对应的网络结构,确定所述振荡中心所在片区;监测采集所述振荡中心所在片区以及相邻片区的线路电压角度;
根据所述线路电压角度通过预设规则,识别振荡中心断面位置。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模态分析的结果按预设规则选择获得典型机组对,包括:
根据所述模态分析结果选择电气距离相距最远的一组机组对,作为识别功角最大偏差的典型机组对;
在预设的给定故障下,判断所述典型机组对的对冲的功角在振荡期间的前两摆是否达到180度;
若没有达到180度,则增加关键断面的有功功率,直至所述对冲的功角在振荡期间的前两摆达到180度。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线路电压角度通过预设规则,识别振荡中心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线路电压角度,确定在当前振荡模式下满足呈180度相对振荡的机组对作为初始对端发电机节点;
根据所述初始对端发电机节点,依据图论寻找最短拓扑路径;
遍历所述最短拓扑路径上所有连支线路,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振荡中心所在连支线路;
根据所述振荡中心所在的连支线路,获得初始拓扑割集,确定振荡中心断面。
进一步的,所述遍历所述最短拓扑路径上所有连支线路,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振荡中心所在连支线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8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