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件的热等静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8980.6 | 申请日: | 202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0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布国亮;肖夫兰;杨万朋;徐飞;杨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5 | 分类号: | B22F3/15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创品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9 | 代理人: | 余丽霞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件 静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制件的热等静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容器(13)、液态金属容器(1)、增压器(3)、加热系统(7)和冷却系统;
所述主容器(13)内用于完成制件(17)的热等静压,工作时,所述主容器(16)内充满液态金属(13);
所述液态金属容器(1)内储存有液态金属,所述液态金属容器与(1)所述主容器(16)之间通过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连通;
所述进液管路上设置有所述增压器(3)和进液阀(6),所述出液管路上设置有抽液泵(4)和出液阀(5);
所述增压器(3)用于将所述液态金属容器(1)内的液态金属压入所述主容器(16)内,且用于增加所述主容器(16)内的压力;
所述加热系统(7)和冷却系统分别用于加热和冷却所述主容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件的热等静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泵(10),所述真空泵(10)通过真空管路与所述主容器(16)连通,且所述真空管路上设置有真空隔离阀(12)和压力真空表(11);
所述真空泵(10)用于在所述主容器(16)内填充液态金属前将主容器(16)内抽至预设的真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件的热等静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18),主容器(16)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18)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各可控电子设备电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18)用于根据预设的温度、压力曲线,控制所述增压器(3)、加热系统(7)和冷却系统的工作,使得所述主容器(16)内的温度、压力按照预设的温度、压力曲线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件的热等静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7)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主容器(16)的外壳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件的热等静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换热器(8)和冷却塔(9),所述换热器(8)通过换热管路分别与所述主容器(16)和所述冷却塔(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件的热等静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容器(16)包括上盖(15),所述上盖(15)的底端设置有密封件(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件的热等静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路及出液管路上均设置有过滤器(2)。
8.一种制件的热等静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件的热等静压系统,且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制件(17)直接或经包套处理后放置于所述主容器(16)内,再密封所述主容器(16);
S2,打开所述真空泵(10)及所述真空隔离阀(12),将所述主容器(16)内部抽至预设的真空度,再关闭所述真空隔离阀(12)及所述真空泵(10);
S3,打开所述进液阀(6)及所述增压器(3),使所述液态金属容器(1)内的液态金属进入所述主容器(16)内,直至所述主容器(16)内充满液态金属;
S4,所述控制系统(18)根据预设的温度、压力曲线,控制所述增压器(3)、加热系统(7)和冷却系统的工作,使得所述主容器(16)内的温度、压力按照预设的温度、压力曲线变化,完成制件(17)的热等静压;
S5,开启所述出液阀(5),使所述主容器(16)内的液态金属自行流入液态金属容器(1)内;待液态金属容器(1)压力与主容器(16)压力持平后,开启抽液泵(4),将液态金属全部回收至所述液态金属容器(1)内后,关闭所述出液阀(5),再取出所述主容器(16)内的制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件的热等静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的温度、压力曲线,步骤S4中具体包括升温升压阶段、保温保压阶段和降温降压阶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件的热等静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液态金属为镓、镓铟合金或镓铟锡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89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