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水暖电管线调整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9318.2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1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曹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9/2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水暖 管线 调整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水暖电管线调整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水暖电组件移动检测单元、水暖电组件移动生成单元、水暖电组件移动后期处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场景布置,在二维空间或者三维空间中绘制场景;步骤2:水暖电模型布置,包括布置强电模型、弱电模型、用水模型、新风模型;步骤3:管线自动生成,基于步骤2布置的水暖电模型,智能生成水暖电管线;步骤4:准备移动模型/管线;步骤5:移动模型/管线;步骤6:移动操作后期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用户的调整操作,智能地将指定的水暖电管线以及关联的管线,移动到合理的位置,同时可自动处理移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重叠和碰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装修设计软件的智能生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水暖电管线调整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暖电工程属于装饰装修行业的隐蔽工程装修,装修后不可见并且效果不可改,这方面一直都是施工中的一项痛点,其管线布置和走向设计涉及到交叉作业组在施工过程中的碰撞,同时也会出现返工现象。水电模型的放置位置以及其管线布置需要符合一定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惯例,并且一般是由经验丰富的水电工人现场施工而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诞生了一系列装饰装修设计软件,并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来智能生成包含水暖电管线的管路。这样既可以直观有效地观察整体管道的走向,也可以对不合理的管道进行及时调整,大大减少返工现象且节约装修成本。
由于水暖电布线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家装软件不能自动生成水暖电管线。与此同时,自动生成的管线往往由于算法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需要手动调整管线。对于专业性较高的水暖电系统,手工调整起来也十分麻烦,缺乏合理的智能调整功能。用户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模型的放置和调整,模型之间关系的建立和调整,管线的布置和调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水暖电管线调整系统及方法,根据用户的调整操作,智能地将指定的水暖电管线以及关联的管线,移动到合理的位置,同时可自动处理移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重叠和碰撞。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水暖电管线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水暖电组件移动检测单元、水暖电组件移动生成单元、水暖电组件移动后期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水暖电组件移动检测单元,用于计算检测并判断当前移动的方向和关联的管线及模型是否合理;
所述水暖电组件移动生成单元,用于对水暖电模型/管线进行移动;
所述水暖电组件移动后期处理单元,用于记录需要调整的模型/管线的位置及相关联管线,对其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适应水暖电管线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场景布置,在二维空间或者三维空间中绘制场景;
步骤2:水暖电模型布置,包括布置强电模型、弱电模型、用水模型、新风模型;
步骤3:管线自动生成,基于步骤2布置的水暖电模型,智能生成水暖电管线;
步骤4:准备移动模型/管线,通过所述的水暖电组件移动检测单元,计算检测并判断当前移动的方向和关联的管线及模型是否合理;
步骤5:移动模型/管线,通过所述的水暖电组件移动生成单元,对水暖电模型/管线进行移动;
步骤6:移动操作后期处理,通过所述的水暖电组件移动后期处理单元,记录需要调整的模型/管线的位置及相关联管线,对其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使得用户可以轻松操作模型和管线的移动,并且能将管线移动到合理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可以自动验证用户的移动操作是否可行且合理,同时智能处理用户移动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93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