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废液资源化环保协同处置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59386.9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吕扬;郑向国;杨凤岭;仪垂杰;周扬民;刘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冶节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6652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废液 资源 环保 协同 处置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废液资源化环保协同处置系统及方法,整合了脱硫废液水的环保处置问题和烧结机头电除尘灰的循环利用难题;把脱硫废液与机头灰同时按照特定比例进行搅拌溶解作业;并加入碳酸盐,把钙、镁离子形成沉淀,使得最终的滤液水只含有钾、钠等常见盐类;同时高盐废水中转池可作为脱销系统的冷却池,同步提高高盐废水的温度,有利于后续的蒸发结晶;高盐废水与高压压缩风同步通入超微细雾化喷头,喷入不低于180℃的高温环境,雾化后的小液滴瞬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随烟气排放到大气,结晶出的KCl和NaCl晶体沉降到指定装置内,实现氯离子的资源化;新产生的铁精粉因不再含有大量的钾、钠元素和氯离子,可直接输送到综合原料场,循环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工业中废水环保处置领域,具体涉及多物料协同处置的节能环保型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领域重视程度的提升,作为排放大户的钢铁工业面临的压力首当其冲;烧结工序是钢铁工业流程中,烟气排放总量最大的工序,烧结烟气的脱硫已经成为各钢铁企业必备的工艺流程;在湿法脱硫工艺中,除了产生大量脱硫石膏外,还有大量的脱硫废液需要进行深度环保处置;
烧结脱硫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传统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脱硫废液排放到烧结混料岗位代替自来水参与生产或者排放到高炉冲渣岗位,混到冲渣水里进行冲渣作业;另一种是企业支付处置费把废液交给有处理纸质的第三方进行无害化处置;由于脱硫废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进入生产系统后,氯离子会随着水蒸气迅速侵蚀到所有生产管路,对金属管路和设备造成不间断腐蚀,显著降低设备的有效寿命。如果把废液交给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处置,则需企业支付高昂的处置成本。
烧结机头电除尘灰是烧结工序的副产品,被广为倡导的循环经济降成本思路误导,循环利用后,机头灰的钾元素高达40%,不造成严重的蓖条糊堵现象,而且代入系统中更多的钾元素,对高炉热态焦炭造成劣化影响,进而影响高炉炉况,遗患无穷;溯本求源,脱硫废液中的氯离子全部来自飘逸的烧结机头电除尘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硫废液资源化环保协同处置系统及方法。实现了脱硫废液与烧结机头灰的协同处置,实现高度环保目标的同时,形成其资源化途径,实现节能与环保的双赢,也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新的途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硫废液资源化环保协同处置系统,包括:烧结机头灰中间储仓1、脱硫废液池4、机头灰初步溶解池A、机头灰充分搅拌池B、高盐废水中转池C、铁精粉存放池D、余热集中排放烟囱E;所述机头灰初步溶解池A与机头灰中间储仓1、脱硫废液池4、机头灰充分搅拌池B、高盐废水中转池C分别相连,所述机头灰充分搅拌池B与铁精粉存放池D相连,所述高盐废水中转池C还与余热集中排放烟囱E的喷淋装置相连。
本申请整合了高盐废水的快速蒸发结晶技术、超微细粒径的喷雾蒸发技术和低品质热源的充分利用技术,把脱硫废液与烧结机头电除尘灰进行联动协同处置,可谓一举多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铁精粉存放池D的上方设置有板式压滤机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盐废水中转池C还与余热集中排放烟囱E的喷淋装置之间设置有环型高盐废水供给管路1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型高盐废水供给管路16与压缩风总管18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余热集中排放烟囱E为钢铁企业的热风炉、轧钢加热炉或脱销烟气加热炉的排放烟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烧结机头灰中间储仓1设置有自动计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冶节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冶节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593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